[发明专利]一种模拟高温高压样品环境的中子散射实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69270.2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9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孙梦迪;赵翔;张林浩;陈兴;黄伟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研环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3/20 | 分类号: | G01N23/20;G01N23/202;G01N23/20008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郝明琴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高温 高压 样品 环境 中子 散射 实验 系统 | ||
1.一种模拟高温高压样品环境的中子散射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源(10)、中子散射装置(100)和加热增压单元(20);
所述中子散射装置(100)包括壳体、放样单元和加热单元(30),所述壳体为圆柱体结构,其水平设置,其中部设有沿其轴向贯穿其设置的入射通道,所述放样单元设置在所述入射通道内,其通过紧固件(50)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放样单元用于放置样品,所述加热单元(30)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其用于对所述放样单元进行加热,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进气端和第一出气端,所述放样单元上设有第二进气端和第二出气端,且所述第二进气端与所述第一进气端连通,所述第二出气端与所述第一出气端连通;
所述气源(10)的第三出气端与所述加热增压单元(20)的第三进气端连接,所述加热增压单元(20)的第四出气端与所述第一进气端连通,所述气源(10)用于向所述加热增压单元(20)输送气体,所述加热增压单元(20)用于对气体进行加热增压处理后再输送至所述壳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高温高压样品环境的中子散射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源(10)与所述加热增压单元(20)连接的回路上沿气体输送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40)和第一抽真空接口(41),所述加热增压单元(20)与所述壳体连接的回路上沿气体输送方向依次设有第一爆破片(42)、压力释放阀(43)、第二压力传感器(44)、第二抽真空接口(45)、隔离阀(46)和第二爆破片(47),所述第一抽真空接口(41)和所述第二抽真空接口(45)均用于外接真空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高温高压样品环境的中子散射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均为圆柱体结构的外壳(31)和内壳(32),所述外壳(31)的中部设有沿其轴向贯穿其设置的第一入射通道,所述内壳(32)同轴设置在所述第一入射通道内,所述内壳(32)的外壁与所述外壳(31)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空腔(313),所述加热单元(30)设置在所述第一空腔(313)内,所述内壳(32)的中部设有沿其轴向贯穿其设置的第二入射通道,且所述第二入射通道与所述第一入射通道连通,所述放样单元和所述紧固件(50)均设置在所述第一入射通道内,所述外壳(31)的上分别设有第一子进气口(311)和第一子出气口,所述内壳(32)的外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二子进气口和第二子出气口,且所述第二子进气口和所述第二子出气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子进气口(311)连通和所述第一子出气口连通,所述加热增压单元(20)与所述第一子进气口(31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拟高温高压样品环境的中子散射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1)的内部中空,其内设有冷却单元,所述冷却单元用于对所述外壳(31)进行冷却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拟高温高压样品环境的中子散射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单元为水,且所述外壳(31)上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拟高温高压样品环境的中子散射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入射通道由沿所述外壳(31)的轴向设置并依次连通的第一通道(315)、第一容纳通槽和第二通道(316),所述内壳(32)同轴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通槽内,其外壁与所述第一容纳通槽的内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一空腔(313),所述加热单元(30)为环状结构的加热管,其同轴套设在所述内壳(32)外,所述第一容纳通槽与所述外壳(31)之间填充有隔热件(35),所述隔热件(35)上设有分别与第一子进气口(311)和第一子出气口连通的第四子进气口和第四子出气口,所述第二入射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一通道(315)和所述第二通道(316)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研环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研环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927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加工金属圆管的夹持式磨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开闭机构的喷洒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