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近场通信的快速启动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69479.9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54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俞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80 | 分类号: | H04W4/80;H04M1/725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唐秀萍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近场 通信 快速 启动 方法 系统 存储 介质 终端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近场通信的快速启动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所述终端设备的应用程序是否被开启;当检测到所述终端设备的应用程序被开启时,判断被开启的应用程序是否具有一标识位,其中该标识位用于标识所述被开启的应用程序具有快速启动近场通信功能;当判定被开启的应用程序具有所述标识位时,开启所述近场通信功能。本申请通过预设操作将待开启近场通信功能的应用程序记录于位于所述终端设备的存储器中,当开启的应用程序具有所述标识位时,开启所述近场通信功能。通过上述的操作,使得用户打开应用程序时提前开启NFC功能,从而减少了用户等待NFC开启时间,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近场通信的快速启动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简称NFC)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目前终端设备中越来越多的使用了NFC技术,使终端设备能够作为公交卡、银行卡等使用,从而使用户彻底不需携带各种卡,而是由终端设备进行移动支付、刷卡、甚至点对点传输文件,为用户带来了很大的使用便利。由于NFC是一种无线技术,需要通过无线电波发射信号,也需要接收相应频段的无线电波,因此,NFC的信号接收和发送是否顺利直接依赖于NFC天线。为了NFC使用效果更佳,于是,在终端设备具体使用中,终端设备制造商将指纹天线一般设在后盖中,以使天线面积最大,通讯效果最佳,设置在后盖上的天线通过后盖上的金属触点与终端设备主板相连接。虽然如此,实际使用中用户启动NFC时常需要等待一段时间,尤其是在NFC完全关闭的状态下,也就是说用户按下NFC按钮,NFC进入启动模式并在NFC芯片载入工作固件,以及NFC芯片处于待机状态,上述过程短则几秒,长则十几秒,时间长短与终端设备的配置性能有关,但必然存在以上的一段时间的延迟。
因此,亟需一种新的方法用以实现快速启动NFC。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近场通信的快速启动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用于解决目前启动NFC有一定时间延迟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近场通信的快速启动方法,适用于终端设备,包括以下步骤:检测所述终端设备的应用程序是否被开启;当检测到所述终端设备的应用程序被开启时,判断被开启的应用程序是否具有一标识位,其中该标识位用于标识所述被开启的应用程序具有快速启动近场通信功能;当判定被开启的应用程序具有所述标识位时,开启所述近场通信功能。
进一步地,在检测所述终端设备的应用程序是否被开启的步骤之前,包括以下步骤:监测所述终端设备是否接受到预设操作;当监测到所述终端设备接受到预设操作时,将待快速开启所述近场通信功能的应用程序记录于位于所述终端设备的存储器中。
进一步地,在开启所述近场通信功能的步骤中,进一步包括步骤:提供电压至设于所述终端设备内的近场通信芯片;发送硬件复位指令至所述近场通信芯片;配置所述近场通信芯片的工作模式;传送所述近场通信芯片的工作固件;以及控制所述近场通信芯片处于所述待机状态。
进一步地,在开启所述近场通信功能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步骤:检测是否具有延迟开启近场通信功能;当检测到具有延迟开启近场通信功能时,进一步判断是否到达预设的延迟时间;以及当判定已到达预设的延迟时间时,开启所述近场通信功能。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近场通信的快速启动系统,适用于终端设备,包括:一程序开启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终端设备的应用程序是否被开启;一近场通信检测单元,当检测到所述终端设备的应用程序被开启时,判断被开启的应用程序是否具有一标识位,其中该标识位用于标识所述被开启的应用程序具有快速启动近场通信功能;以及一第一近场通信待机单元,用于当判定被开启的应用程序具有所述标识位时,开启所述近场通信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94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