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69717.6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16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谢志勇;张闯;孙颉;任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丁曼曼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传输 方法 相关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第一设备根据获取的数据包长度确定传输协议;当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二设备发送的数据请求时,根据传输协议将待发送数据分为多个数据包,并向第二设备连续发送多个数据包;当发送结束时,向第二设备发送数据传输结束指令,以便第二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校验码对接收到的数据包进行校验处理。通过当接收到数据请求时再根据该数据长度可变的传输协议将待发送数据进行全部连续发送,实现数据传输过程,由于该传输协议的数据包长度可变,而不是固定的,可以适配设备性能进行数据传输,提高了数据传输时的性能利用率。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以上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数据传输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信息设备中出现了串行接口用于传输数据。其中,串行接口是指数据一位一位地顺序传送,其特点是通信线路简单,只要一对传输线就可以实现双向通信,从而大大降低成本。一条信息的各位数据被逐位按顺序传送的通讯方式称为串行通信。也就是说,数据位的传送按位顺序进行,最少只需要一根传输线即可完成,成本低但传送速度慢。进一步的,出现了异步串行,异步串行是指UART(Universal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通用异步接收/发送。串行接口按电气标准及协议来分包括RS-232-C、RS-422、RS-485等。由于异步串口比较简单,经常作为设备与人的交互接口。
目前常用的基于异步串行通信的传输方法包括XMODEM、YMODEM和ZMODEM。其中,XMODEM协议是用于调制解调器纠错的协议。使用此协议的调制解调器发送的数据包大小为128-byte。如果包成功接收,接收方会返回一个肯定应答信号,如果发现错误,则返回一个否定应答信号并重新发送数据包。YMODEM协议是以1024字节数的块发送数据,类似于XMODEM-1K,不同之处是提供批处理模式。在批处理模式下,可以使用一个命令发送一些文件。YMODEM协议使用循环冗余校验作为错误校验方式。ZMODEM是XMODEM文件传输协议的一种增强形式,不仅能传输更大的数据,而且错误率更小。另外包含一种名为检查点重启的特性,如果通信链接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中断,能从断点处而不是从开始处恢复传输。
但是,对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现有的传输协议包的长度不利于发挥硬件的最优性能,也就是导致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性能浪费,降低了硬件性能利用率。
因此,如何提高串口通信时的硬件性能利用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关注的重点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数据传输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先获取到的数据包长度确定用于数据传输的传输协议,当接收到数据请求时再根据该数据长度可变的传输协议将待发送数据进行全部连续发送,最后第二设备再进行校验处理,实现数据传输过程,由于该传输协议的数据包长度可变,而不是固定的,可以适配设备性能进行数据传输,提高了数据传输时的性能利用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第一设备根据获取的数据包长度确定传输协议;
当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二设备发送的数据请求时,根据所述传输协议将待发送数据分为多个数据包,并向所述第二设备连续发送所述多个数据包;
当发送结束时,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数据传输结束指令,以便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校验码对接收到的数据包进行校验处理,实现数据传输过程。
可选的,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校验码对接收到的数据包进行校验处理,实现数据传输过程,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从接收到的数据包中提取出校验码和包序号;
根据所述包序号和所述校验码判断接收到的数据包是否完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未经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97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