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球囊导管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69792.2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3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谢欣;曹已芸;王云蕾;余金波;杨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A61M3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95 | 代理人: | 王宏婧 |
地址: | 2001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管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球囊导管,所述球囊导管包括导管本体和设置于导管本体远端的球囊;球囊充盈后具有轴向贯通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形成血流通路,以及于两端之间具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形成治疗区,血流通路与治疗区互不连通;导管本体内部具有相互隔离的主腔道、充盈腔道和给药腔道;充盈腔道的远端与球囊的内部连通,以输送充盈介质,实现球囊的充盈;给药腔道的远端与治疗区连通,以向治疗区输送药物。本发明的球囊导管可停留于目标血管的上级血管进行局部给药,操作难度较低,有助于降低医源性损伤风险,且在给药过程中,不阻断远端血流,可保证远端组织的血流供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球囊导管。
背景技术
人体心血管系统的局部位置给药在临床治疗上具有广泛应用,例如血管栓 塞(包括脑血管、外周动脉或肠系膜动脉的栓塞)的局部药物溶栓,局部出血 疾病患者的局部给药止血,以及一些特殊治疗目的患者,如肥厚型心肌病患者 的室间隔化学消融或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化学消融等。与全身给药相比,局部 位置给药具有更高的靶向性,规避了药物流经全身可能给其它组织带来的不良 影响,且药物剂量更小,药物释放效率更高。与机械性的物理手术方法相比, 局部位置给药可到达内径较小的血管,且给药安全性较高,避免了对组织造成 二次机械损伤。
现有技术常采用球囊导管进行局部位置给药,以血管栓塞的局部药物溶栓 为例,使用时,采用导引导丝作为指引,将球囊导管送入靶血管的目标部位, 接着球囊充盈贴于血管内壁,以形成封闭的治疗区,并向该治疗区注入溶栓药 物进行治疗。但该局部位置给药方法存在以下问题:如图1a所示,球囊导管(图 未示出)需以导引导丝5为指引进入目标血管7,当目标血管7内径较小时,导 引导丝5难以从上级血管6进入作为分支的目标血管7,容易损伤目标血管7内 皮,造成医源性损伤,因此难以指导超选择性的溶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球囊导管,适用于导引导丝难以进入的细小血管 的局部给药,且不阻断远端血流,保证了远端组织的血流供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球囊导管,所述球囊导管包括导管 本体和球囊,所述球囊设置于所述导管本体的远端;其中:
所述球囊充盈后形成有轴向贯通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构成血流通路; 所述球囊充盈后于两端之间形成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构成治疗区,所述 血流通路与所述治疗区互不连通;
所述导管本体具有相互隔离的主腔道、充盈腔道和给药腔道,所述主腔道 的两端形成开口,所述充盈腔道的远端与所述球囊的内部连通,所述给药腔道 的远端与所述治疗区连通。
可选的,所述球囊充盈后沿所述导管本体的周向局部包覆所述导管本体的 远端,并暴露所述导管本体之远端的一部分周向侧壁而形成所述血流通路,和/ 或,所述球囊充盈后于所述球囊的两端之间暴露出所述导管本体之远端的一部 分侧壁而形成所述治疗区。
可选的,所述治疗区位于所述导管本体的一侧,所述血流通路位于所述导 管本体背对所述治疗区的一侧。
可选的,所述导管本体与所述球囊同轴布置;所述治疗区的横截面的形状 呈扇环形,和/或,所述血流通路的横截面的形状呈扇环形。
可选的,所述治疗区的横截面的形状呈扇环形,圆心角为60°~120°;和/或, 所述血流通路的横截面的形状呈扇环形,圆心角为60°~120°。
可选的,所述治疗区的横截面小于所述血流通路的横截面。
可选的,所述球囊导管还包括压力控制阀和测压装置,所述压力控制阀设 置在所述充盈腔道上,用于调整所述球囊内的压力,所述测压装置与所述压力 控制阀连接,用于监测所述球囊内的压力。
可选的,所述球囊导管还包括显影部件,所述显影部件设置于所述导管本 体并位于或靠近所述治疗区的区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97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