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氮尾气焚烧炉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69874.7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91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蒋松;马晓阳;刘颖;毕娟;赵燊棵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瑞昌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6 | 分类号: | F23G7/06;F23G5/46;F23G5/50;F23J15/02;F23L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联创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4 | 代理人: | 康秀敏;颜健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洛阳市自由贸***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尾气 焚烧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氮尾气焚烧炉,所述焚烧炉包括炉体、与炉体连通的燃烧器,所述炉体的内部设有炉膛;所述燃烧器包括火道以及与火道连通的一次风管路、一级尾气管路,用于向火道内输送一次风、一级尾气;炉体设置二次风管路、二级尾气管路,所述二次风管路贯穿炉体并与炉膛直接连通,用于向炉膛内进二次风;所述二级尾气管路贯穿炉体并与炉膛直接连通,用于向炉膛内进二级尾气;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低氮尾气焚烧炉,一方面有利于控制炉膛内的温度分布,减少高温区,有利于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氮氧化物的产生,另一方面有利于减少燃烧器上的开口数量,简化燃烧器的结构,在保证机械性能的前提下,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小燃烧器的长度、直径等结构尺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涉及硫磺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硫磺回收装置中的低氮尾气焚烧炉。
背景技术
在炼油厂、化工厂、天然气净化厂,煤化工等行业,均涉及硫磺回收技术领域。在硫磺回收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尾气,尾气以氮气为主,同时含有硫化氢和氢气、硫、烃类等少量可燃成分。如果直接将尾气排放到大气中,由于硫化氢有剧毒,会造成环境污染,同时把可燃成分排放掉,浪费能源。
目前行业内广泛采取的措施是,对尾气进行焚烧,把有毒的硫化氢气体焚烧掉,并通过废热锅炉回收可燃成分产生的热量,用于产生蒸汽。看似完美的尾气处理技术,然而在尾气焚烧过程中,会产生新的污染物——氮氧化物(NOX)。为了在尾气焚烧过程中尽可能少的产生氮氧化物,保护环境,发明一种低氮尾气焚烧炉很有必要。
在现有技术中,也有部分低氮尾气焚烧炉技术,普遍采用分级配风、欠氧燃烧技术控制氮氧化物的生成,效果不太理想,炉体内部的温度不宜控制,衬里容易损坏。例如:专利CN210267242U公开了一种可降低氮氧化物的含硫尾气分级焚烧炉,包括炉体、以及与炉体前端相连接的燃烧器,所述燃烧器包括燃烧道、用于向燃烧道通入燃料气的燃料气通道、以及用于向燃烧道通入助燃空气的一次空气通道,含硫尾气分二级进入焚烧炉,其中一级含硫尾气直接喷入燃烧道中;该专利中公开了在燃烧器上设置两级进风结构、两级进尾气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火道内的平均温度降低,减少高温区,减小氮氧化物的产生;但在该专利中两级进风结构、两级进尾气结构均设置在燃烧器上,使得燃烧器的结构过于复杂,一方面,一次空气通道、二次空气通道、一级含硫尾气通道以及二级含硫尾气通道均设置在燃烧器上,使得本身长度有限的燃烧器上设置过多的结构,不利于减小燃烧器的结构尺寸;另一方面,为了使二次空气通道、一级含硫尾气通道以及二级含硫尾气通道中的空气及尾气流入炉体内进行燃烧,则需要在燃烧器的炉壁内设置多层夹层空间用于充当空气及尾气的流通通道,使得燃烧器的炉壁需要设置较厚的厚度,不利于加工制造,材料消耗较多,且在进行密封保温方面,需要消耗过度的保温材料,且保温效果不甚理想;同时,该专利难以对焚烧炉炉膛内的温度进行控制,难以确保最大程度地减少氮氧化物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低氮尾气焚烧炉,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低氮尾气焚烧炉存在的燃烧器的结构过于复杂、难以对焚烧炉炉膛内的温度进行控制等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低氮尾气焚烧炉,所述焚烧炉包括炉体、与炉体连通的燃烧器,所述炉体的内部设有炉膛;所述燃烧器包括火道以及与火道连通的一次风管路、一级尾气管路,用于向火道内输送一次风、一级尾气;所述炉体设置二次风管路、二级尾气管路,所述二次风管路贯穿炉体并与炉膛直接连通,用于向炉膛内进二次风;所述二级尾气管路贯穿炉体并与炉膛直接连通,用于向炉膛内进二级尾气。
进一步的,所述焚烧炉包括尾气总入口,所述尾气总入口通过二级尾气流量调节阀与二级尾气管路的入口连接,所述尾气总入口在二级尾气流量调节阀的进料口处设置一级尾气管线,所述一级尾气管线的入口与尾气总入口连通,所述一级尾气管线的出口与一级尾气管路的入口连通,所述一级尾气管线设置一级尾气流量调节阀。
进一步的,所述一次风管路的入口为一次风入口,所述一次风管路的出口为一次风喉口,所述一级尾气管路套设在一次风喉口的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瑞昌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洛阳瑞昌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98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