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性屈光参差型弱视缩减参差的训练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69951.9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37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柯远贵;王国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国辉 |
主分类号: | A61H5/00 | 分类号: | A61H5/00;A61F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孙志一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性屈光 参差 弱视 缩减 训练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性屈光参差型弱视缩减参差的训练方法及装置,将训练对象的视距作为参照指标,通过定距、定时和定量光学压抑抑制所述训练对象较长眼轴的眼睛发育;当所述训练对象的弱视眼的视力恢复到预设程度后再执行定距、定量化阶段性压抑膜遮盖恢复视功能;将所述训练对象的眼轴长短结构作为再平衡指标,对眼轴较长的优视眼进行阶段性减少调节力的远视足矫,达到近点离焦的光学抑制,对眼轴较短的弱视眼进行远视生理值留存。本发明为减少训练对象的轴性差异争取时间,结合形觉抑制和光学抑制的特点,在儿童眼轴发育期快速进入参差缩短阶段,能明显减少轴性差异带来的屈光参差幅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力矫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性屈光参差型弱视缩减参差的训练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屈光参差性弱视是弱视的一种类型,其临床检查结果是双眼屈光度不等,球镜度之差≥1.50D,柱镜度之差≥1.00D称为屈光参差,屈光度高的眼易发生弱视。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多见。
在儿童期屈光参差型弱视的孩子中,弱视康复后及时缩减屈光参差幅度极为重要:既能降低弱视复发概率、避免成人后双眼或单眼视力低下导致全盲、半盲的同时,又能有效避免成人后因好眼用眼过度引起近视加剧。戴镜后因双眼眼轴长度不一导致景深、镜片倍率不一,诱发眼底影像大小各异,光信号转化为弱电信号在视路传输时,双眼在大脑中很难协调、融合,导致排斥、竞争引起戴镜不适头昏。
现有国内外单一的传统验光配镜技术、全遮盖还是压抑膜定量遮盖等单一流程尚无明确。无论是通过佩戴框架眼镜、还是佩戴软性隐形眼镜、RGP、OK镜或做近视眼手术等仅仅是通过减少镜眼距,一定程度上只是缓解了镜眼距导致倍率不一引起物像不等、融像性困难问题,但实质上双眼眼轴长度差异依然存在,甚至因日常优势眼为主导眼,用进废退,双眼眼轴长度、屈光参差有加大风险。好眼后期因使用过度导致中高度近视诱发眼底病的风险依然很高,同时因双眼眼轴长度差异太大、景深各异,所建立的同时视、融合视和立体视(三级视)等视功能缺乏眼轴长度趋同坚固结构基础,即使建立起来三级视功能,也较为脆弱,更为弱视复发留下隐患。
现有的单一完全遮盖法较多,以遮盖时间、视力平衡为参考指标,对参差幅度减少无明显改善,也无益于三级视的建立。传统压抑膜定量遮盖方案也较多,以遮盖时间、双眼视功能恢复为参考指标,对轴性参差幅度减少无确切改善,同时介入过早也无益于弱视眼的稳定与康复。无论是以清晰、舒适和持久为基础性原则的惯常屈光性配镜,还是照顾到参考双眼同比例调节灵敏度的保留、镜片等量生理性远视等,哪怕轴性结构不平衡下的视功能短期留存为目的的医学散瞳验光配镜,均无益于轴性参差幅度减少,甚至因主导眼用进废退原因参差有加大风险,也无助于弱视眼的视力稳定和视功能的长期维持、巩固。
综上,亟需一种不直接作用于人体的,不以人体为操作对象的用于视力矫正机构的轴性屈光参差型弱视缩减参差的训练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轴性屈光参差型弱视缩减参差的训练方法及装置,为减少训练对象的轴性差异争取时间,结合形觉抑制和光学抑制的特点,在儿童眼轴发育期快速进入参差缩短阶段,能明显减少轴性差异带来的屈光参差幅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轴性屈光参差型弱视缩减参差的训练方法,将训练对象的视距作为参照指标,通过定距、定时和定量光学压抑抑制所述训练对象较长眼轴的眼睛发育;当所述训练对象的弱视眼的视力恢复到预设程度后再执行定距、定量化阶段性压抑膜遮盖恢复视功能;
将所述训练对象的眼轴长短结构作为再平衡指标,对眼轴较长的优视眼进行阶段性减少调节力的远视足矫,达到近点离焦的光学抑制,对眼轴较短的弱视眼进行远视生理值留存。
作为轴性屈光参差型弱视缩减参差的训练方法的优选方案,对所述训练对象的眼轴较长的优势眼看近0.5米内景物时实行完全遮盖,遮盖时间总量按照全天、小时计参照眼轴长度差异、训练对象年龄、视力差异、当天看近时间总量进行调整,并结合调整状况判定是否需要在不同视距下实行双眼交替遮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国辉,未经王国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99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生物侵蚀的电力保护管
- 下一篇:一种DNS解析服务器地址收集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