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晶须颗粒混杂增强银氧化锡电接触合金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70174.X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78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付翀;王金龙;侯锦丽;闫贞;常延丽;姜凤阳;王俊勃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49/02 | 分类号: | C22C49/02;C22C49/14;C22C47/14;C01G19/02;C30B29/16;C30B29/62;C30B7/14;H01H1/0237;H01H11/04;C22C10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韩玙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颗粒 混杂 增强 氧化 接触 合金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晶须颗粒混杂增强银氧化锡电接触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制备氧化锡晶须;步骤1具体过程为:
步骤1.1、将水合氯化锡溶解于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混合溶液中,并在磁力搅拌条件下将浓度为0.8-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氯化锡混合溶液中,得到混合液A;
步骤1.1中将水合氯化锡溶解于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混合溶液中,得到0.2-0.3mol/L的氯化锡混合溶液,水合氯化锡和氢氧化钠的摩尔比为1:6-8;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1:0.8-1.0;
步骤1.2、向混合液A中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并充分搅拌,获得前驱液;
所述前驱液中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浓度为0.1-0.2mol/L;
步骤1.3、将前驱液转移至磨口锥形瓶中,置于恒温水浴锅中进行陈化,得混合液B;
步骤1.4、将混合液B进行多次抽滤,至溶液澄清且无泡沫后,取出滤饼在真空烘箱中干燥至恒重,获得氧化锡晶须;
步骤2、制备氧化锡颗粒;步骤2具体过程为:
步骤2.1、将水合氯化锡充分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制备浓度为1-1.5mol/L的氯化锡溶液;
步骤2.2、向氯化锡溶液中加入聚乙二醇,并搅拌均匀,得到聚乙二醇溶液的浓度为0.3-0.6mol/L的混合液C;
步骤2.3、以混合液C中滴加浓度为0.6-1.0mol/L的氨水并连续搅拌,直到完全沉淀,静置沉淀2小时后溶液分层,倒去上层清液,获得沉淀物;
步骤2.4、对沉淀物进行多次抽滤,直至用硝酸银检测到抽滤瓶溶液中不含氯离子时为止,随后将抽滤过的沉淀物置于表面皿上,真空箱中80℃干燥至恒重,充分研磨后再次干燥,然后放入马弗炉高温烧结,即可得到氧化锡粉体;
所述放入马弗炉高温烧结过程为:调节马弗炉内温度为500℃,保温2h;
步骤3、使用氧化锡晶须和颗粒制备晶须颗粒混杂增强银-氧化锡复合粉体;步骤3具体过程为:将氧化锡晶须与氧化锡颗粒按质量比1:1-3先混合,得混合物,将银粉与混合物按质量比为88:12置于卧式行星球磨机进行充分混合,在真空气氛中进行退火处理,退火温度为400-600℃,退火时间为2-4h,获得混合均匀的晶须颗粒混杂增强银-氧化锡复合粉体;
所述卧式行星球磨机内球磨工艺参数为:磨球为氧化铝磨球,磨球直径分别为15mm、10mm、6mm,并按1:3:1的数量配比,球料比为10-15:1,球磨转速400-600r/min,球磨时间4-6h;
步骤4、使用银-氧化锡复合粉体制备晶须颗粒混杂增强银基电接触合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晶须颗粒混杂增强银氧化锡电接触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3中所述陈化温度80-90℃,陈化时间4-6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晶须颗粒混杂增强银氧化锡电接触合金的制备方法,步骤4具体过程为:将晶须颗粒混杂增强银-氧化锡复合粉体经压制、烧结和挤压后得到晶须颗粒混杂增强银基电接触合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程大学,未经西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017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