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切口撑开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70603.3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27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平昂;袁丹凤;石彦;熊欢;周晓琼;谭陈俊;周凯;余佩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 |
代理公司: | 重庆鼎慧峰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6 | 代理人: | 朱浩 |
地址: | 40003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切口 撑开 | ||
1.一种切口撑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撑开圈,所述撑开圈由一条形的弹性带卷曲而成,所述弹性带一边为起始边,与所述起始边对应的一边为终止边,当所述弹性带卷曲成撑开圈时,所述起始边位于所述撑开圈的内,所述终止边位于所述撑开圈的外;
固定壳;
收卷组件,所述收卷组件设置在所述固定壳内;
套带,所述套带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壳的前壁,所述套带的另外一端为自由端,所述自由端环绕所述撑开圈后,从所述固定壳的侧壁穿入固定壳内并设置在所述收卷组件上,所述收卷组件能将所述套带进行收卷,使所述套带始终套设在所述撑开圈上;及
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设置在所述固定壳外,所述限位组件的尾端延伸至所述固定壳内,并将所述套带压设在所述固定壳的内壁,压动所述限位组件首端,能与所述套带脱离;
所述收卷组件包括转轴和弹性钢带;所述转轴能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固定壳内,所述弹性钢带的首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转轴的外侧壁,所述弹性钢带环绕在所述转轴上形成钢带圈,所述弹性钢带的尾端与所述套带的自由端连接,当所述撑开圈的直径处于最小,所述钢带圈的处于最松弛状态;
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支架、压杆和弹性件,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固定壳的外壁,所述压杆为L形,所述L形的长臂和短臂相互铰接,所述压杆长臂的中部通过支架铰接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固定壳的顶部开设与所述固定壳的内腔连通的穿孔,所述压杆的短臂能滑动的穿插在所述穿孔内,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固定壳与所述长臂端之间,并通过所述长臂使所述短臂的端部将所述弹性带抵设在所述固定壳的内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口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带面向所述套带的端面上沿着其长度方向间隔均匀的设置有多个凸筋,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拨动器,所述拨动器包括棘轮、拨动齿轮、驱动杆、棘爪和止转销;所述棘轮和所述拨动齿轮一体成型,并能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短臂的端部,且所述拨动齿轮能与所述凸筋啮合,所述拨动齿轮的齿牙为矩形,所述驱动杆与所述拨动齿轮同轴设置,所述固定壳上开设通孔,所述驱动杆的另外一端从所述通孔穿出,所述棘爪一端通过铰链交接在所述驱动杆上,且所述铰链外露于与所述固定壳,所述棘爪的另外一端与所述棘轮的一个齿牙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口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动器还包括止转销,所述拨动齿轮的端面上开设有插孔,所述固定壳上开设有止转孔,当所述拨动齿轮与所述凸筋啮合时,所述止转销能穿过所述止转孔插设在所述插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口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带中部沿着其卷曲的方向上设置有梯形凹槽,所述梯形凹槽短边位于远离所述弹性带的一端,所述套带能滑动的卡设在所述梯形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口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带的表面上间隔的嵌设有多个滚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口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的外壁上设置有手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口撑开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拉板,所述拉板设置在所述弹性带的起始边,所述拉板为U形,所述拉板横端的侧壁于所述弹性带连接,所述拉板的两端能滑动的卡接在所述撑开圈的上下两个端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切口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带的表面设置沿着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刻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060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