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钙化生物瓣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70622.6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43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王云兵;李高参;杨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7/36 | 分类号: | A61L27/36;A61L27/50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郭艳艳 |
地址: | 610064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钙化 生物 瓣膜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钙化生物瓣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为:将生物瓣膜置于抗钙化溶液中浸泡后,再置于戊二醛溶液中继续交联;或将经戊二醛交联处理后的生物瓣膜置于抗钙化溶液中浸泡;或将生物瓣膜置于抗钙化溶液中浸泡,然后置于戊二醛溶液中交联,最后再置于抗钙化溶液中浸泡。本发明方法制得的生物心脏瓣膜不仅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同时还具有优异的抗钙化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学材料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钙化生物瓣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心脏瓣膜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瓣膜衰退疾病。传统的心脏瓣膜疾病的治疗为开胸瓣膜置换手术。开胸手术对病人创伤大、风险高、恢复慢、需体外循环支持,很多患者无法接受。随着技术的进步,最近十余年中,瓣膜置换手术的发展趋势已由外科开胸手术向经导管微创介入手术转变。与传统的开胸瓣膜置换手术相比,微创介入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具有对病人创伤小、术后恢复快、风险低等优点,已成为未来瓣膜手术的主要趋势。生物心脏瓣膜是指一类用于替换人体病变心脏瓣膜的生物医学材料。基于生物瓣膜材料的特点和优势,当前生物瓣已成为介入式瓣膜的首选方案。
生物瓣膜钙化是因为钙盐在瓣膜上不断沉积结晶,从而使瓣膜变硬最后导致狭窄。目前,现有的介入生物瓣膜一般采用戊二醛交联的生物瓣膜材料,戊二醛交联生物瓣膜在体内的钙化问题已成为造成临床上瓣膜失效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对现有生物瓣膜材料的进行抗钙化处理能有效延长介入生物瓣膜的使用寿命,对介入生物心脏瓣膜的临床使用以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抗钙化生物瓣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介入生物瓣膜的钙化问题,在保证生物瓣膜材料机械性能的同时,提高瓣膜材料的抗钙化效果,延长瓣膜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抗钙化生物瓣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过程为:将生物瓣膜置于抗钙化溶液中浸泡后,再置于戊二醛溶液中继续交联;
或将经戊二醛交联处理后的生物瓣膜置于抗钙化溶液中浸泡;
或将生物瓣膜置于抗钙化溶液中浸泡,然后置于戊二醛溶液中交联,最后再置于抗钙化溶液中浸泡;
抗钙化溶液为具有不同正负电荷的化合物在水中形成具有抗钙化功能的微纳米溶液,包括质量比为1:20~20:1的正电荷物质和负电荷物质。
进一步地,采用抗钙化溶液对生物瓣膜进行处理的过程为:
将生物瓣膜,或经戊二醛交联处理后的生物瓣膜置于pH值为3~12,质量浓度为0.1~5%的抗钙化溶液中,于4~37℃振荡浸泡2~72h。
进一步地,采用戊二醛进行交联的过程为:
将动物瓣膜置于质量浓度为0.1~5%的戊二醛溶液中,于25~37℃振荡交联1~7天。
进一步地,当需要采用两次抗钙化溶液进行处理时,两次抗钙化溶液的组成和pH值相互独立。
进一步地,正电荷物质为聚阳离子材料和带正电性的小分子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正电荷物质为水溶性壳聚糖、阳离子多肽、明胶、聚赖氨酸、聚精氨酸、聚组氨酸、精氨酸、赖氨酸、组氨酸、聚酰亚胺、聚乙烯基吡啶盐等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负电荷物质为聚阴离子材料和带负电性的小分子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负电荷物质为透明质酸、海藻酸、胶原、肝素、羊脂酸、羊蜡酸、月桂酸、油酸、亚油酸、花生四烯酸、亚麻酸、谷氨酸、天冬氨酸、十二烷基磺酸钠、月桂醇硫酸钠、聚苯乙烯磺酸盐、聚乙烯磺酸盐、聚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盐等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06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磁阀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节能减排的废气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