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隔膜预成型装置、一种预浸料层压板定位方法和双隔膜预成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70760.4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36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倪永佳;黄彬瑶;张君红;刘军;马志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54 | 分类号: | B29C70/54;B29C70/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0132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膜 成型 装置 预浸料 层压板 定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隔膜预成型装置、一种预浸料层压板定位方法和双隔膜预成型方法,该双隔膜预成型装置包括导轨、第一平台、第二平台、定位机构和双隔膜机。第一平台可滑动地设在导轨上。第二平台可滑动地设在导轨上。定位机构可选择地贴合在第一平台或第二平台上,定位机构能够定位预浸料层压板或预成型工装。双隔膜机设在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之间,双隔膜机能够驱动定位机构沿竖直方向运动,双隔膜机能将预浸料层压板成型在预成型工装上。该双隔膜预成型装置既能提高预浸料层压板和预成型工装之间的定位精度和定位效率,还能提高预浸料层压板在预成型工装上的成型精度和成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隔膜预成型装置、一种预浸料层压板定位方法和双隔膜预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复合材料热隔膜预成型工艺近年已在国内航空领域有所应用,其中双隔膜预成型工艺是其中较为先进的一种。该工艺将铺贴好的预浸料层压板置于双层隔膜之间进行预热,然后将加热过的预成型工装转移到隔膜下方,在真空的作用下将隔膜逐渐吸附到预成型模具上,从而使层压板变形并贴合模具外形。在这一过程中,预浸料层压板与预成型工装之间的相对位置尤其重要。如两者定位不准确,纤维角度将无法保证,而且对于变厚度零件,各厚度区域的位置也将与理论值相差甚远。在双隔膜预成型工艺中,预浸料和预成型工装的相对位置一经确定,工艺进行过程中人工是无法干预调整其位置的,所以一种准确通用的预浸料定位方法就尤为重要。
现有技术中的预成型工装的隔膜预成型方面,一般采用在预成型模具上标记参考线的方法,并利用设计的额外铺层进行定位。但该方法通用性较差,需要人工将材料和工装对准,难以适用于双隔膜成型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双隔膜预成型装置,能够提高预浸料层压板在预成型工装上的成型精度和成型效率。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预浸料层压板定位方法,能够实现预成型工装和预浸料层压板位于不同平台上时,实现两者的相对位置的准确定位,且具有高定位精度、高定位效率和低定位难度。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双隔膜预成型方法,该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成型精度。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的预浸料层压板定位方法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隔膜预成型装置,所述双隔膜预成型装置用于将预浸料层压板成型在预成型工装上,包括:导轨;第一平台,所述第一平台可滑动地设在所述导轨上;第二平台,所述第二平台可滑动地设在所述导轨上;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可选择地贴合在所述第一平台或所述第二平台上,所述定位机构能够定位所述预浸料层压板或所述预成型工装;双隔膜机,所述双隔膜机设在所述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之间,所述双隔膜机能够驱动所述定位机构沿竖直方向运动,所述双隔膜机能将所述预浸料层压板成型在所述预成型工装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平台用于承载所述预成型工装,所述第二平台用于承载所述预浸料层压板,所述第一平台具有上料位置及配合位置,所述第二平台具有定位位置和上料位置,所述配合位置与所述定位位置为同一位置;当所述第一平台位于所述配合位置时,所述定位机构能沿竖直方向运动并远离所述第一平台,当所述第二平台位于所述定位位置时,所述定位机构能沿竖直方向运动至所述第二平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平台与所述第二平台沿所述预成型工装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且可滑动地设在导轨上。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机构包括配合板、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所述配合板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定位件中的一个配合;所述预浸料层压板上设有料层配合部,所述料层配合部设在所述预浸料层压板的横截面的对称轴线上,所述预成型工装上设有工装配合部,所述工装配合部设在所述预成型工装的横截面的对称轴线上;其中:所述第一定位件的一端能与所述配合板配合,另一端设有与所述工装配合部配合的工装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件的一端能与所述配合板配合,另一端设有与所述料层配合部配合的料层定位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07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