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GPU并行计算的电力系统PQ分解状态估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70768.0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11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赵化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G06F17/15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66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gpu 并行 计算 电力系统 pq 分解 状态 估计 方法 | ||
1.一种基于GPU并行计算的电力系统PQ分解状态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S1.采集电力系统的量测参数和电力系统的网络参数;
步骤S1所述电力系统的量测参数包括:节点电压U、节点注入有功功率Pinj_M、节点注入无功功率Qinj_M、支路两侧有功功率Pft_M、Ptf_M支路两侧无功功率Qft_M、Qtf_M及电流幅值;通过量测参数形成有功测值向量ZP_M、无功量测值向量ZQ_M,以及有功量测权矩阵RP和无功量测权矩阵RQ;所述电力系统的网络参数包括:节点数nodeNum、支路数量lnNum、支路首节点编号f、支路末节点编号t、支路电阻R、支路电抗X、支路非标准变比K、对地导纳B、节点并联电导Gsh、节点并联电纳Bsh;
S2.根据电力系统的网络参数生成节点导纳矩阵及支路导纳列表;
步骤S2所述的支路导纳列表由一侧至另一侧的导纳存放结构依次为:支路导纳列:Ys[1]~Ys[lnNum]、支路f侧对地导纳列:Yf[1]~Yf[lnNum]及支路t侧对地导纳列:Yt[1]~Yt[lnNum];
支路导纳列中任意一个支路k导纳Ys(k)的求解公式为:
其中,Ys(k)表示该支路导纳,R(k)表示该支路电阻,X(k)表示该支路电抗;K(k)表示该支路非标准变比;gs(k)为该支路电导;bs(k)为该支路电纳;j为复数计算中虚部标识;
支路f侧对地导纳列中第k个支路f侧对地导纳Yf(k)的求解公式为:
其中,B(k)表示该支路对地电容,gf(k)为该支路f侧对地电导;bf(k)为该支路f侧对地电纳;
支路t侧对地导纳列中第k个支路t侧对地导纳Yt(k)的求解公式为:
其中,gt(k)为该支路t侧对地电导;bt(k)为该支路t侧对地电纳;
S3.以电力系统的节点电压幅值及电压相角作为状态变量向量,对状态变量向量初始化,将节点电压幅值初始化为1.0pu,节点电压相角初始化为0.0rad;
S4.根据电力系统的量测参数和电力系统的网络参数,分别计算有功雅各比矩阵HP及无功雅各比矩阵HQ;
步骤S4所述的有功雅各比矩阵HP为nodeNum+lnNum*2行nodeNum列的稀疏矩阵,有功雅各比矩阵HP中的元素计算公式为:
θft=θf(k)-θt(k)
其中,Pinj(i)为点i的注入有功功率;Bij表示节点i与节点j之间的支路电导,Bii表示节点i的自电导、θi为节点i的电压相角、θj为节点j的电压相角;Uf(k)为支路k起始节点的电压幅值;Ut(k)为支路k末节点的电压幅值;θf(k)支路k起始节点的电压相角,θt(k)为支路k末节点的电压相角;f(k)为支路k起始节点编号、t(k)为支路k末节点编号,θft表示节点i与节点j的电压相角差;
无功雅各比矩阵HQ为nodeNum*3+lnNum*2行nodeNum列的稀疏矩阵,无功雅各比矩阵HQ中的元素计算公式为:
θft=θf(k)-θt(k)
其中,Qinj(i)为节点i的注入无功功率,Bij表示节点i与节点j之间的支路电导,Bii表示节点i的自电导、Ui为节点i的电压幅值、Uj为节点j的电压幅值;Uf(k)为支路k起始节点的电压幅值;Ut(k)为支路k末节点的电压幅值;θf(k)支路k起始节点的电压相角,θt(k)为支路k末节点的电压相角;f(k)为支路k起始节点编号、t(k)为支路k末节点编号,θft表示节点i与节点j的电压相角差;
S5.计算有功残差方程矩阵AP和无功残差方程矩阵AQ,对有功残差方程矩阵AP和无功残差方程矩阵AQ分别进行LLT分解得到有功下三角矩阵APL及无功下三角矩阵AQL;
步骤S5所述的有功残差方程矩阵AP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为有功雅各比矩阵HP的转置,为有功量测权矩阵RP的逆矩阵;
无功残差方程矩阵AQ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为无功雅各比矩阵HQ的转置,为无功量测权矩阵RQ的逆矩阵;
S6.将有功雅各比矩阵HP、无功雅各比矩阵HQ、有功下三角矩阵APL、无功下三角矩阵AQL及支路导纳列表复制到GPU的主内存中;
S7.基于GPU并行计算,在GPU中进行有功迭代,判断有功迭代收敛条件是否满足,若是,执行步骤S8,否则,更新节点电压相角,执行步骤S8;
S8.在GPU中进行无功迭代,判断无功迭代收敛条件是否满足,若是,执行步骤S9;否则,更新节点电压幅值,执行步骤S9;
S9.判断有功迭代及无功迭代是否均收敛,若是,输出状态估计结果;否则,执行步骤S10;
S10.判断迭代次数kk是否大于最大迭代次数kth,若是,状态估计迭代不收敛;否则,返回执行步骤S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076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