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川味粉蒸肉粽子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71236.9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7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柯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南台月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7/126 | 分类号: | A23L7/126;A23L11/00;A23L13/40;A23L25/00;A23L5/10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6 | 代理人: | 雒盛林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蒸肉 粽子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川味粉蒸肉粽子的制作方法,所述制作方法如下:蒸肉粉配方:籼米300g,糯米100g,二荆条干辣椒20克,八角10g,干花椒5g,小茴香5g;蒸肉粉制备:A.备用锅加热,倒入籼米、糯米、干辣椒、八角、花椒、小茴香;中火炒至;籼米、糯米炒制微黄,各种原料散发出香味即可;B.将上述炒好的原料晾凉备用;C.将晾凉的原料粉粹成带颗粒的米粉;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糯米、籼米炒制工艺及香料焙烤工艺解决市面上蒸肉粉香味不足的问题;五花肉用料紧采用猪精品五花三线肉,解决五花肉瘦肉不柴,咀嚼感差的难题;糯米中加入新鲜青豆,增加豆类的清香,成功体现粽子粉蒸肉糯不腻的特色;糯米中加入坚果仁,有助于增加川味粉蒸肉粽的养生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粽子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川味粉蒸肉粽子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粽子,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中华民族传统节庆食物之一。
粉蒸肉是四川川味家常菜,以猪带皮五花肉为主料,加郫县豆瓣、料酒、花椒、辣椒、八角、小茴香等辅料烹制的一道地道川菜,具有菜品质地糯,香味浓郁、色泽棕红、肥而不腻、入口即化的特点。
现有的川味粉蒸肉粽子制作方法如下:
蒸肉粉的制作:将糯米,籼米,干辣椒、花椒、八角、小茴香等香辛料磨制成带一定颗粒状的混合米粉;
五花肉洗净切条(长10cm;宽6cm;厚0.6cm)备用;
五花肉生胚制作:将五花肉里加入郫县豆瓣、酿造酱油、料酒、姜粒、白砂糖、味精等辅料拌匀备用;
糯米洗净、晾干加入酿造酱油、食用盐码味备用;
裹粽:将码料糯米、五花肉裹制成粽备用;
煮粽:将裹制成型粽子入锅煮制透熟;
成品:煮制成熟的粽子包装或不包装袋子销售。
现有川味粉蒸肉粽子制作存在着以下方面的不足:
蒸肉粉的制作:糯米、籼米主料未经炒制,香辛料未经焙烤,使得蒸肉粉香味不足;
五花肉选肉:各家制作五花肉或考虑成本或考虑操作,所选五花肉质量良莠不齐,是制作粉蒸肉的弊端之一;
五花肉码味:各家制作粉蒸肉调料用料不一,制作出来的粉蒸肉口味参差不齐;
粉蒸肉粽煮制杀菌后五花肉瘦肉柴而难以咀嚼,口感极差。
为了解决市面上蒸肉粉香味不足的问题,体现粽子粉蒸肉糯不腻的特色,解决五花肉瘦肉不柴,咀嚼感差的难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川味粉蒸肉粽子的制作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川味粉蒸肉粽子的制作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川味粉蒸肉粽子的制作方法,所述制作方法如下:
步骤一:蒸肉粉配方:籼米300g,糯米100g,二荆条干辣椒20克,八角10g,干花椒5g,小茴香5g;
蒸肉粉制备:
A.备用锅加热,倒入籼米、糯米、干辣椒、八角、花椒、小茴香;中火炒至;籼米、糯米炒制微黄,各种原料散发出香味即可;
B.将上述炒好的原料晾凉备用;
C.将晾凉的原料粉粹成带颗粒的米粉;
步骤二:五花肉的选料:仅选猪精品三线五花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南台月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南台月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12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