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性能医用防护服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72045.4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79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哲志;程杰;夏耀忠;郭之豪;张昌良;周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邦威防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3/12 | 分类号: | A41D13/12;A41D31/30;A41D31/10;A41D31/02;D01F9/00;D01F1/10;D01F6/46;D06M11/46;D01D5/00;D06M101/2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朱晓林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性能 医用 防护服 | ||
1.一种高性能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由防护面料裁制而成,所述防护面料由内至外包括编织层,纳米银抗菌层、光触媒抗菌层和拒水透气层,所述编织层采用聚丙烯无纺布,所述纳米银抗菌层采用银粒子掺杂的壳聚糖纤维素编织而成,所述光触媒抗菌层采用自清洁光催化纤维编织而成,所述拒水透气层采用拒水纤维编织而成;
所述光触媒抗菌层以纳米二氧化钛为活性材料,以聚苯胺为树脂掺杂剂,以竹炭细粉为离子粉,以聚乙烯为树脂纤维编织而成,所述光触媒抗菌层的厚度为100-200μm;
所述光触媒抗菌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
A1,将竹炭细粉与聚乙烯细粉搅拌均匀,并放入球磨机中球磨反应1-3h,得到微米级混合细粉;竹炭细粉与聚乙烯细粉的质量比为3:9-14,球磨的压力为1-2MPa,微米级混合细粉的粒径为3-5μm;
a2,将聚苯胺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中搅拌均匀形成溶解,然后浓缩形成粘稠液,并加入微米级混合细粉,搅拌形成浆料;所述聚苯胺的使用量是聚乙烯细粉质量的10-20%,聚苯胺在N,N-二甲基甲酰胺的浓度为10-20g/L;
a3,将浆料加入至纺丝机中进行纺丝,得到表面粘稠的单丝,然后在单丝表面喷洒钛酸正丁酯乙醇液,潮湿环境下挤压并烘干2-3h,得到改性单丝;所述钛酸正丁酯乙醇液中钛酸正丁酯的浓度为10-20g/L,喷洒量为2-10mL/cm2,挤压的压力为2-5h,烘干的温度为140-150℃;
a4,利用改性单丝编织形成光触媒抗菌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1,将编织层与纳米银抗菌层重叠放置,并热压形成一体,热压压力为0.4-0.7MPa,温度为150-160℃;
步骤2,将光触媒抗菌层与拒水透气层重叠,并利用拒水透气层内的纤维捆绑在光触媒抗菌层表面;
步骤3,将光触媒抗菌层防止在纳米银抗菌层表面,热压反应后得到防护面料,热压温度为130-135℃,压力为0.2-0.5MP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层采用聚丙烯纤维编织而成,且所述聚丙烯纤维为掺杂有蚕丝的聚丙烯纤维,所述编织层的厚度为200-3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银抗菌层以银粒子为纤维掺杂剂,以壳聚糖为纤维丝,以聚丙烯纤维为包裹剂,编织形成纳米银抗菌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性能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银抗菌层由银粒子抗菌层和聚丙烯层贴合而成,所述聚丙烯层与编织层靠近,所述银粒子抗菌层的厚度为200-300μm,所述聚丙烯层的厚度为50-10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拒水透气层采用SMS拒水透气无纺布,厚度为100-20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邦威防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邦威防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204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