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撑梁和换撑梁拆除装置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72400.8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84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龚俊;熊畅;徐攀;王艳龙;陈大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8 | 分类号: | E04G23/08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黄靖 |
地址: | 430081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撑梁 换撑梁 拆除 装置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撑梁和换撑梁拆除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中间架体和对称固定连接在中间架体两侧的侧架体,中间架体高度高于侧架体的高度,侧架体上设有沿内撑梁宽度方向设置的滑道,切割装置安装在滑道上与侧架体滑动连接,中间架体底部设有驱动轮,驱动轮可驱动拆除装置移动,中间架体底部设有可伸缩立柱和多功能支架,可伸缩立柱底部设有扣环,扣环之间设置支撑钢梁,多功能支架也可伸缩,多功能支架底部设置滚轮。本发明无需搭设支撑架体、全自动操作、安全性能好、可移动式等性能,拆撑装置可重复使用,较好的解决了基坑拆撑过程中存在的安全技术问题,内撑梁拆除与吊运一体化,极大的提高了施工安全性能和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内撑梁和换撑梁拆除装置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地下超大空间的拓展和使用,地下空间支护结构体系复杂多变,相应的在地下室主体结构进行施工与支护结构拆除施工过程中,需进行拆换撑施工,有的需将主体结构作为换撑结构,有的根据具体情况需增加临时换撑结构,以满足基坑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当前在深大基坑支护结构体系,围护结构一般位于地下室主体结构以外,永久埋在地下,而内撑梁大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一般在换撑结构施工完毕后需要将内撑结构拆除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也是整个基坑拆换撑施工中的重要工序;在内撑梁拆除过程中,常规做法为支撑架搭设,支撑架一般为型钢支撑架和钢管支撑架两种,支撑架搭设往往需要大量支撑架体材料、安装作业人员,在安装完成后还需要进行架体验收等情况,支撑架体安装时间长,操作人员存在大量的高处作业、起重吊装作业工序,施工安全风险较高,同时大量的支撑架体材料需要拼接和组合,材料损耗较大,工期较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状问题,旨在提供一种无需搭设支撑架体、全自动操作、安全性能好、可移动式等性能,拆撑装置可重复使用,较好的解决了基坑拆撑过程中存在的安全技术问题的一种内撑梁和换撑梁拆除装置及施工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撑梁和换撑梁拆除装置,包括中间架体和对称固定连接在所述中间架体两侧的侧架体,所述中间架体高度高于所述侧架体的高度,所述侧架体上设有沿所述内撑梁宽度方向设置的滑道,切割装置安装在所述滑道上与所述侧架体滑动连接,所述中间架体底部设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可驱动所述拆除装置移动,所述中间架体底部设有可伸缩立柱和多功能支架,所述可伸缩立柱底部设有扣环,所述扣环之间设置支撑钢梁,所述多功能支架也可伸缩,所述多功能支架底部设置滚轮。
进一步,所述可伸缩立柱包括两组,每组两根,沿所述内撑梁宽度方向为一组,每组可伸缩立柱之间连接一根支撑钢梁,所述支撑钢梁设置在待拆除内撑梁地面,所述支撑钢梁用于支撑分块切割的混凝土并通过伸缩立柱伸缩将切割的混凝土下降至地面。
进一步,所述多功能支架沿所述内撑梁长度方向设置在两组可伸缩立柱之间,所述多功能支架垂直方向上还设有稳定撑,沿所述内撑梁宽度方向上,所述多功能支架的间距大于所述内撑梁宽度。
进一步,所述切割装置两侧设有切割绳,所述切割绳穿过待切割的内撑梁地面由下往上进行切割。
进一步,还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设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可伸缩立柱和所述多功能支架升降,中间架体上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驱动轴驱动所述驱动轮。
进一步,所述中间架体侧面设有防撞轮,所述防撞轮防止装置碰撞内撑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内撑梁和换撑梁拆除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根据基坑支护体系中内撑梁截面大小以及内撑梁顶面与地面的相对高度设计拆除装置,并进行调试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24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烟道送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灵芝菌丝培养基及其培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