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螺旋跟随千斤顶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72481.1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51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贾留东;孟科;李安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建筑大学;山东建大工程鉴定加固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6F3/10 | 分类号: | B66F3/10;B66F3/44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邹丽艳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螺旋 跟随 千斤顶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电动螺旋跟随千斤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设定试启动电流和最大工作电流,且所述的试启动电流大于驱动电机的空载运转电流;
第二,PLC控制器以试启动电流尝试启动驱动电机;
2.1当抗偏载球铰与被顶升建筑物的托换结构处于脱离状态或轻接触状态时,驱动电机启动,并带动电动螺旋跟随千斤顶的内筒伸出或进一步顶紧,直至抗偏载球铰顶紧在被顶升建筑物的托换结构上,且驱动电流等于设定的最大保护电流,此时,PLC控制器向驱动电机发出停止工作的信号,驱动电机停止工作;
2.2当抗偏载球铰与被顶升建筑物的托换结构处于顶紧状态时,此时试启动电流不足以启动驱动电机工作,驱动电机仍处于停机状态;
第三,间隔时间T后,重复第二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螺旋跟随千斤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步中间隔的时间T为1-10秒。
3.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所述控制方法的电动螺旋跟随千斤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所述的底盘上同轴设置有外筒和内筒,所述外筒与所述的底盘固定连接,所述的内筒与所述的外筒螺纹连接;
所述的底盘上位于所述内筒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内筒旋转的驱动单元;
所述的驱动单元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底盘上的安装支架,所述的安装支架内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内筒转动的驱动臂,且所述的驱动臂可相对于与所述的内筒轴向滑动;
所述内筒的上端设置有抗偏载球铰;
所述的驱动臂包括一连接部,所述的连接部上沿圆周方向均布设置有至少两个翅板,所述内筒的内侧圆柱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的翅板相对应的滑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螺旋跟随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盘上设置有第一凹陷部,所述外筒的下端插入到所述的第一凹陷部内,且所述第一凹陷部的直径等于所述外筒的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螺旋跟随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筒包括外筒体,所述的外筒体内固定设置有可拆卸的外筒螺母,且所述的外筒螺母与所述的内筒相配合实现所述内筒的伸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螺旋跟随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的内孔呈台阶孔状,从上往下依次包括直径依次减小的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且所述的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之间形成了第一台阶面,所述外筒螺母的外侧圆柱面呈台阶轴状,从上往下依次包括直径依次减小的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且所述的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之间形成了第二台阶面,所述的第二轴段插入到所述的第一孔段内,且所述第二轴段和第一孔段之间采用过盈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螺旋跟随千斤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外筒螺母的下端面抵靠在第一台阶面上时,所述外筒体的上端面与第二台阶面之间的距离为1-2mm。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螺旋跟随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的侧壁上设置有避让孔。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螺旋跟随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偏载球铰从上往下依次包括顶紧板和与内筒固定连接的固定座板,所述顶紧板的下侧面为球形面,所述固定座板的上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顶紧板的下侧面相配合的球面凹槽,所述的顶紧板和固定座板之间设置有第六锁紧螺钉,所述顶紧板的上侧面上设置有一底面为球形面的第二凹陷部,且所述第二凹陷部的底面与所述顶紧板的下侧面同心,所述第二凹陷部的底面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第六锁紧螺钉的通孔,所述固定座板的球面凹槽内设置有与所述的第六锁紧螺钉相配合的第四螺纹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建筑大学;山东建大工程鉴定加固研究院,未经山东建筑大学;山东建大工程鉴定加固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248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