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加工汽车减震器空心T型活塞杆的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72602.2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3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白宇;王金玉;邱亚男;王亮亮;刘振国;曾庆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锦州万友机械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10 | 分类号: | B23P15/10 |
代理公司: | 锦州恒大专利事务所 21222 | 代理人: | 王子平 |
地址: | 121000 辽宁省锦***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加工 汽车 减震器 空心 活塞杆 工艺 | ||
一种用于加工汽车减震器空心T型活塞杆的工艺,将Ⅰ号工件由毛坯料状态先进行加工,加工至成品尺寸后,Ⅰ号工件和Ⅱ号工件进行摩擦焊接,表面镀铬以及表面通磨之后,与Ⅲ号毛坯料工件进行摩擦焊接,然后再对Ⅲ号工件的T型头进行加工车削直至成品形状。优点是,采用本工艺制作的产品,内部尺寸超差导致的不良品率由原来的10%‑20%降低为0.5%以下,本工序成本降低30%,本工序效率提升20%。采用管对管的方式进行摩擦焊接,较原工艺的实心料对管的焊接方式,在抗拉强度的性能上提升了25%。从而制造成本降低了37%。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用于加工汽车减震器空心T型活塞杆的工艺。
背景技术
汽车减震器中的空心T型活塞杆,其结构为空心圆柱体,结构如图1所示:
现有的加工工艺流程是:毛坯料头和管料焊接,然后料头的外部和内部进行机加工,通体磨削,表面镀铬,通体抛光加工到成品后,使用激光焊接,将成品T型头焊接到杆上,如图2、图3、图4所示。
此工艺流程的缺陷在于,将毛坯料头和杆先焊接,后机加工,图3虚线框中的尺寸精度很难保证,不良品率为10%-20%。成品杆和成品T型头进行激光焊接,工序成本较高,是摩擦焊接成本的3-4倍。因激光焊接导致T型头相对杆的形位尺寸超差而产生的不良品率为10%-20%。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加工不良品率较高,降低加工成本的一种用于加工汽车减震器空心T型活塞杆的工艺。
本发明的是这样实现的:经过多次实验,仔细分析,将此产品拆分为三部分,如图所示:
将Ⅰ号工件由毛坯料状态先进行加工,加工至成品尺寸后,Ⅰ号工件和Ⅱ号工件进行摩擦焊接,表面镀铬以及表面通磨之后,与Ⅲ号毛坯料工件进行摩擦焊接,然后再对Ⅲ号工件的T型头进行加工车削直至成品形状。
本发明的优点是:
1、整支活塞杆的拆分方式,将左侧内部有较复杂的结构部位拆分下来,先单独进行加工。内部尺寸超差导致的不良品率由原来的10%-20%降低为0.5%以下,本工序成本降低30%,本工序效率提升20%。
2、焊接方式,采用管对管的方式进行摩擦焊接,较原工艺的实心料对管的焊接方式,在抗拉强度的性能上提升了25%。
3、为保证右侧尺寸合格,以及降低加工成本,将Ⅲ号毛坯料与Ⅰ号和Ⅱ号的成品进行摩擦焊接,然后对Ⅲ号毛坯料再进行车削加工,满足尺寸要求的同时,摩擦焊接成本相对激光焊接的工序成本降低了300%。
综上所有情况,该类型产品的制造成本降低了37%,原工艺的成本和新工艺的成本明细对比如下:
因此,按照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生产的此产品极大的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为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3、图4为现有加工件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的Ⅰ号工件加工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的Ⅰ号工件和Ⅱ号工件加工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的Ⅰ+Ⅱ号工件整体加工完成后与Ⅲ号工件进行摩擦焊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图所示,产品分为Ⅰ号工件、Ⅱ号(管料)工件、Ⅲ号工件,Ⅰ号工件为实心棒料,Ⅱ号工件为管料,Ⅲ号工件为T型管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锦州万友机械部件有限公司,未经锦州万友机械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26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