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控系统自动通讯机制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72809.X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63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叶昌煜;万军杨;甘玉轩;张锦源;邱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奇芯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7/14 | 分类号: | H04L67/14;H04L67/146;H04L69/163;H04L1/1829 |
代理公司: | 广州恒华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9 | 代理人: | 区长钊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先烈***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控系统 自动 通讯 机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控系统自动通讯机制,所述自动通讯机制包括上位机和与所述上位机进行通讯的数控系统,所述上位机设有控件库,所述控件库中设有若干种类可注册控件和用于维护可注册控件与数控系统之间进行通讯的通讯库,所述可注册控件通过向通讯库注册完成可注册控件的初始化及会话的创建和注册,会话注册时会产生一个会话ID并存储于会话本身之中;注册后的可注册控件通过通信库与数控系统以会话交互机制实现控件与数控系统的全自动化的通讯和控件的自我更新。本发明能消除人为干预的通讯过程,建立一套全自动化的通讯机制,不仅降低构建上位机软件的复杂性,同时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控系统通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数控系统自动通讯机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需要开发者手动地添加大量的程序代码对通信过程进行干预,例如,封装会话、发送会话,接收响应,解析会话和更新控件等。假如数据项成百上千,由于每项数据的含义都可能不同,那么将需要编写同样份数的控制代码,这将是一个极其繁琐的过程,并且很容易产生数据错误和行为异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控系统自动通讯机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数控系统自动通讯机制,所述自动通讯机制包括上位机和与所述上位机进行通讯的数控系统,所述上位机设有控件库,所述控件库中设有若干可注册控件和用于维护可注册控件与数控系统之间进行通讯的通讯库,所述可注册控件通过向通讯库注册完成可注册控件的初始化及创建和注册会话,会话注册时会产生一个会话ID并存储于会话本身之中;注册后的可注册控件通过通信库与数控系统以会话交互机制实现控件与数控系统的全自动化的通讯和控件的自我更新。
优选地,所述通讯库设有“控件和会话注册表”,所述“控件和会话注册表”记录控件与会话的映射关系以及会话ID与会话的映射关系。
优选地,所述会话交互机制的实现过程为:
S11:控件在用户操作时产生一个交互请求(获取数据或提交数据);
S12:控件查找自身所拥有的会话,找到与本次交互对应的会话并发送给通讯库;
S13:通讯库接收到控件的会话,把会话的数据封装成TCP数据包,转发给数控系统;
S14:等待数控系统的响应;
S15:通讯库把接收到的响应转交给通讯库的分发机制进行处理;
S16:通讯库的分发机制根据会话ID,查找“控件和会话注册表”,找到一个或一组等效控件,依次向它们返回响应;
S17:控件解析响应的数据,更新自身的显示,本次过程结束。
所述等效控件为在返回一个响应会话时,包含与该响应会话相同ID的会话的一组控件。“等效”属于即时状态,例如,控件A包含ID为a和b的会话,控件B包含ID为a和c的会话,当响应会话ID为a时,控件A和控件B为等效控件;在响应会话ID为b或者c时,它们不属于等效控件。
优选地,通讯库还包含超时管理机制。所述超时管理机制为:当通讯库把TCP数据包发送至数控系统端时,超过设定的超时时间内未收到数控系统端的响应,即为超时。此时,通讯库超时管理机制会根据会话的重发标志,选择是否进行重发;如果不进行重发,则转交给控件的超时机制进行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自动化的通讯:通讯的整个过程都是控件,会话和通讯库协作进行管理和维护的,无需使用者编写任何通讯方面的控制代码,因此可称为自动化的通讯。
2)更优的通讯质量:有会话都由通讯库进行管理,可以对它们的通讯实施集中优化,比如合并重复会话,高效的分发机制和超时管理机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奇芯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奇芯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28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