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细粉体磨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73085.0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00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薛成龙;王守仁;温道胜;张明远;李金坤;时晓宇;杨冰冰;郭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02C13/22 | 分类号: | B02C13/22;B02C13/28;B02C13/282;B02C13/284 |
代理公司: | 山东众成清泰律师事务所 37257 | 代理人: | 丁修亭 |
地址: | 250022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细粉体磨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细粉体磨机,其基本结构包括:壳体;转轴;驱动器;转子。受销棒在转轴轴向设置或者大致呈轴向设置的结构的影响,不会产生装配干涉,而易于对销棒进行维护。此外,由于销棒在转轴轴向设置或者大致呈轴向设置,空间占用相对较小,并且销棒的例如轴向设置,在径向可以设置多层,销棒的数量限制大大减小,相对而言,具备相同粉碎能力的条件下,基于本发明实施例的超细粉体磨机结构更紧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细粉体磨机,具体是涉及一种销棒式超细粉体磨机。
背景技术
超细粉体是指平均直径小于10μm的细粉(fine powder),其应用极为广泛,在粉末冶金、激光熔覆、3D打印等新兴技术领域都有比较广的应用,并且需求越来越大。超细粉体技术是一门跨学科、跨行业的新技术,是在现代科学技术综合化的形势下,由相关学科(如机械、物理、化学、力学、计算机控制等)交叉形成。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粉末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超细粉体的制备工艺主要有三类,依次是机械粉碎法、物理法和化学合成法,其中机械法主要是粉碎研磨法、气流粉碎法、机械冲击法等。其中机械冲击法主要依靠机械冲击式粉碎机制备超细粉体,机械冲击式粉碎机是利用围绕水平或垂直轴高速旋转的冲击元件(棒、叶片、羽板状等)对物料施以激烈的冲击,并使物料与定子间及物料颗粒之间产生高频强力撞击、剪切、摩擦及气流振颤等多种作用而粉碎物料的设备。较为常见的机械冲击式粉碎机为销棒式粉碎机(pin mill)。
销棒式粉碎机的粉碎部件为圆柱形或者正多棱柱体(一般为正四棱柱体或正六棱柱体)销棒,销棒一般以辐射方式阵列在圆柱形的包板上而形成转子,即销棒的一端铆接在包板上,径向延伸,整体类同于刺钉辊。这类销棒装配结构,因销棒只有一端固定,固定可靠性相对较差,同时,为了避免销棒在包板上布置过密,一般还配设包围转子的定子,定子上也阵列有销棒,定子上的销棒与转子上的销棒在定子的轴向相互错开,进料口需要规避开定子和转子,进料口的设置位置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典型地,如中国专利文献CN2425708Y,其公开了一种涡轮销棒式超微粉粉碎机,其具有转子和壳体,其中转子由分配盘、锤夹板、锤击块及风扇盘组成,壳体圆周上交错固定径向的销棒。由于销棒与锤夹板间交错排列,锤夹板和销棒的可维护性相对较差。此外,销棒的粉碎作用是被动地,依靠锤夹板对物料的带动,被动地在销棒上粉碎。其所适用物料为稻壳、玉米芯棒等生物质物料,阻力非常大,销棒易于损坏,与前述的可维护性比较差相适应。
中国专利文献CN2299660Y公开了一种销棒式冲击自磨粉碎-分级机,其所配置销棒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固定在定子板上,另一组固定在粉碎圆盘上,粉碎圆盘为旋转部件,定子板上的销棒与粉碎圆盘上的销棒也采用交错方式排列,并且要求两组销棒间间距比较小,从而能够对进入到销棒间间隙的物料磨碎。因此其粉碎方式主要是依靠物料在粉碎室内受到固定在粉碎圆盘和定子板上的销棒冲击和相互之间的自磨作用进行粉碎。因销棒间交错排列,销棒的可维护性相对较差,无论是定子板还是粉碎圆盘都不容易单独取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可维护性相对较好的超细粉体磨机,该超细粉体磨机属于销棒式超细粉体磨机。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超细粉体磨机,其基本结构包括:
壳体,卧式设置,且该壳体两端通过端板封接并具有内圆柱面,其中端板中心设有轴承座孔;
转轴,端部通过轴承支承于所在端轴承座孔;
驱动器,输出连接所述转轴,以驱动转轴旋转;
转子,该转子包括一对平行于端板的固定板,于转轴位于壳体内部分的两端各固定有一个;所述转子还包括端部固定在所在端固定板上的销棒组,组内销棒垂直于固定板或与固定板间成给定角度;
若销棒垂直于固定板,于一固定板的外侧设有一向远离该固定板方送风的叶轮,并于叶轮的外侧设有一筛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30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 下一篇:大视野影像测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