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垂直伸缩的临时性微型建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73267.8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69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刘义;陈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H1/04 | 分类号: | E04H1/04;E04B1/343;E04B5/00;E04B2/00;E04B1/76;E04D13/16;E04F15/02;E04F15/18;E06B3/30;E06B3/70;F24S70/20;F24F7/007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董旭东 |
地址: | 22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垂直 伸缩 临时性 微型 建筑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建筑结构领域内的一种可垂直伸缩的临时性微型建筑结构,包括底座、伸缩柱、楼板结构系统、柔性墙面结构、通风结构和弹性门;伸缩柱在高度方向上可伸缩,伸缩柱上成对设有若干第一贯通孔和第二贯通孔;楼板结构系统中的主直梁插于第一贯通孔之中;辅直梁中的两根插于对应的第二贯通孔之中;圈梁、主直梁及辅直梁整体构成网格状结构并于相交点位置相互固定;面板铺设于网格状结构的上方;顶部设有通风结构:外侧采用柔性墙面结构,柔性墙面上设有弹性门。本发明能根据使用者的需要随时调整建筑层高和层数,并结合通风、隔热等措施来增强使用者的居住舒适性,可大大提高建筑的使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建筑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是一种可垂直伸缩的临时性微型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临时性微型建筑可用于旅游景点、灾后安置、施工工地等场合,可解决住房紧缺人口的安置问题,也可满足某些人群对居住空间的个性化需求,具有占地面积小、成本低廉、安装方便等优点。其不足之处在于:由于季节环境条件的不同、使用目的的差异以及节约占地的需要,其建筑的空间高度难以进行临时性的调整,冬季不利于保暖,夏季不利于通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垂直伸缩的临时性微型建筑结构,使其能根据使用者的需要随时调整建筑层高和层数,并结合通风、隔热等措施来增强使用者的居住舒适性,可大大提高建筑的使用性能。
为此,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垂直伸缩的临时性微型建筑结构,包括底座、伸缩柱、楼板结构系统、柔性墙面、通风结构和弹性门;其中,
底座:所述底座固定在地基上;
伸缩柱:所述伸缩柱间隔设置有两根,并分别垂直安装在底座上,伸缩柱在高度方向上可伸缩,伸缩柱上成对设有若干第一贯通孔和第二贯通孔,所述第一贯通孔和第二贯通孔相互垂直设置;
楼板结构系统:包括多层楼板单元,用于构成建筑的地板,顶板和中间层楼板,每一楼板单元由一根主直梁、多根辅直梁、多根圈梁、面板和斜撑组成,其中一根主直梁以伸缩柱为中心,插于第一贯通孔之中;其中两根辅直梁穿插在第二贯通孔中;圈梁、主直梁及辅直梁整体构成网格状结构并于相交点位置相互固定;面板铺设于网格状结构的上方;斜撑支撑在网格状结构与伸缩柱之间;
柔性墙面:柔性墙面整体为可伸缩的柱面形状,包括柔性面料,环形侧壁、连接环和弹性绳;柔性面料在高度方向上与多个环形侧壁相连,部分环形侧壁与楼板结构系统连接固定;柔性面料上在垂直方向上间隔设置有内外两组连接环;所述弹性绳连接在上下两根相邻的连接环上,弹性绳用来控制柔性面料的拉伸与收缩,使柔性面料在垂挂时形成皱褶状态;
通风结构:安装于顶板中心部位的矩形开口处,用来增强建筑通风;
弹性门:设置于柔性墙面的一侧,作为人员进出通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产品通过伸缩柱的升降,可使临时性微型建筑改变高度,具有不同季节和不同地域气候环境良好的适用性,并具有良好的通风性能和一定的保温隔热性能,从而使其更加适合居住。
本产品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施工方便,因而具有较高的市场实施可能性,期望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圈梁为椭圆形,主直梁和辅直梁的外缘与最外侧的圈梁形状相对应,伸缩柱分别设置在最外侧圈梁所在椭圆的两个焦点位置。其支撑结构稳定,建筑外形美观,用料节约。进一步地,所述圈梁由若干根弧形梁拼接而成,所述椭圆的长短轴比例大于1等于且小于2。该结构在保证建筑稳定、用料节约的同时,可以形成较大的室内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柱为三段可伸缩结构,分别为底柱、中柱和顶柱。三段式的结构可兼顾经济性和操作的便利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32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