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装在螺丝刀上的螺丝钉夹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73278.6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04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许家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5/00 | 分类号: | B25B15/00;B25B21/00;B25B23/1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刘雪萍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装 螺丝刀 螺丝钉 夹紧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装在螺丝刀上的螺丝钉夹紧装置,采用的方案是:包括外套筒、内套筒、夹紧组件以及弹性压缩件,内套筒的上部设置有紧固件安装孔,所述内套筒与外套筒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所述夹紧组件的上部嵌装在外套筒的下部并能够沿外套筒的纵向方向滑动,所述夹紧组件的下部具有用于装入螺丝钉的开口,所述夹紧组件在其开口处能够向外扩张并对螺丝钉进行夹紧,所述弹性压缩件安装在外套筒中并位于内套筒和加紧组件之间。该装置能够避免螺丝钉因刀头磁吸力不足掉落、侧偏,从而提高螺丝钉锁附效率和在狭长空间内快速锁附螺丝钉的可操作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拆装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装在螺丝刀上的螺丝钉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服务器和PC机在生产装配时,会用到各种长短、大小不同的螺丝钉进行部件锁附。
目前主要采用螺丝刀(或电批)头的磁力吸持螺丝钉到螺丝孔进行锁附,或通过人手扶持螺丝钉对准螺丝孔后锁附,这种操作方式容易因螺丝刀(或电批)头磁力不足,造成螺丝钉掉落、侧偏(如图4所示)而不能正常锁附,体型长的螺丝钉更容易产生侧偏,狭长空间内如使用长螺丝钉产生侧偏,因不能通过人手扶持而不能锁附。以上这些问题会降低生产效率、增加结构设计复杂度、增加材料使用量,从而增加产品总成本。
因此,针对上述使用现有螺丝刀进行螺丝钉的锁附时易产生螺丝钉掉落和侧偏的现状,研发一种安装在螺丝刀上的螺丝钉夹紧装置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装在螺丝刀上的螺丝钉夹紧装置,以解决目前在使用现有螺丝刀进行螺丝钉的锁附时易产生螺丝钉掉落和侧偏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安装在螺丝刀上的螺丝钉夹紧装置,包括外套筒、内套筒、夹紧组件以及弹性压缩件,所述内套筒的内径尺寸与待使用螺丝刀的刀体外径尺寸适配允许内套筒紧密套装在待使用螺丝刀的刀体上,所述内套筒的上部设置有用于插入紧固件将内套筒与待使用螺丝刀的刀体紧固在一起的紧固件安装孔,所述内套筒与外套筒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所述外套筒的上部套装在内套筒上,所述夹紧组件的上部嵌装在外套筒的下部并能够沿外套筒的纵向方向滑动,所述夹紧组件的下部具有用于装入螺丝钉的开口,所述夹紧组件在其开口处能够向外扩张并对螺丝钉进行夹紧,所述弹性压缩件安装在外套筒中并位于内套筒和加紧组件之间,所述内套筒、外套筒和夹紧组件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使用时将该装置套装在螺丝刀的主体上,使内套筒的内圆面与螺丝刀主体外圆面贴合并利用螺丝插入紧固件安装孔将内套筒与螺丝刀主体锁紧,也就是达到将该装置紧固在螺丝刀上的目的;通过外套筒将内套筒、夹紧组件和弹性压缩件连接为有机的结合体,使它们之间能够协调作用,夹紧组件对螺丝钉进行夹紧,使用时利用螺丝刀往前旋进即可,锁附螺丝钉不需在用人手去扶持螺丝钉,能够去除产品结构开发设计时考虑人手操作所需的空间;通过设置弹性压缩件,进行螺丝锁附时,如果装置夹紧组件底端碰到锁附方向前端的面板,在面板的推力作用下会使装置的夹紧组件顶推弹性压缩件进行收缩,确保螺丝钉在锁附的过程夹紧组件一直夹持螺丝钉,直到螺丝钉完全锁附到位;该装置能够避免螺丝钉因刀头磁吸力不足掉落、侧偏,从而提高螺丝钉锁附效率和在狭长空间内快速锁附螺丝钉的可操作性。
所述夹紧组件包括三个纵向设置的弧形夹臂,三个弧形夹臂间隔设置且它们的内弧面组合形成夹紧腔,所述弧形夹臂为薄片状能够发生弹性变形。通过三个弧形夹臂以实现对螺丝钉的夹紧,安装螺丝钉时直接将螺丝钉头部推入到夹紧腔中,利用弧形夹臂的弹性变形将螺丝钉夹住,实现快速装入夹紧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夹臂的底部内壁上设置有卡凸,所述卡凸的横截面为底边在弧形夹臂上的三角形。由于螺丝钉的螺头和螺身外径不同,通过设置横截面为三角形的卡凸以实现螺丝钉的顺利装入以及对螺丝钉的卡紧。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夹臂的长度大于待安装螺丝钉的二分之一长度。达到对螺丝钉稳定装夹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32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轻量化电池包
- 下一篇:临床用药分发方法及其分发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