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的一体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73623.6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92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周义刚;王桂林;周晓懿;薛泽海;王森;赵越;边疆;孙国通;周连升;艾邓鑫;甘智勇;沙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9/06 | 分类号: | G01M9/06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384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锅炉 冷态空 气动 力场 试验 一体化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的一体化装置,在快速组装支架的顶部固装一平台,在平台的中心通过密封型云台安装图像采集器,在图像采集器的两侧对称安装两组LED补光灯,在平台的四角对称固装四个文字投射灯,在平台的下方快速组装支架上通过支撑板放置激光测距仪、双向解码控制器、锂电池组、4G传输模块及无线收发天线,在快速组装支架的两侧对称安装两组矩阵型LED投射灯组。本发明通过在炉膛内快速搭建照明控制、图像采集及信息实时收发一体化装置,可以有效解决空气动力场试验过程中,照明亮度分布不合理、存在昏暗的死角等问题,优化了工作区域的照明亮度,有利用工作人员的快速观测、准确测量及记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锅炉领域,涉及电站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尤其是一种用于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照明控制、图像采集记录及信息实时收发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电站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是锅炉经过大型检修后,检验燃烧设备能否正常安全运行的一种模拟热态燃烧空气动力状况的现场试验。试验需要准备的辅助设备较多且零散,如照明灯具、激光测距仪、盒尺、防尘相机、燃烧器位置标示盘等都要带入炉膛内。照明灯要经常调整位置以适应试验照明的需要,记录试验过程中燃烧器出口气流的流动方向,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拍摄照片和图像,在高粉尘、高风速和高噪声的炉膛环境中,相机对焦、照明等操作需要多个人员熟练配合,相机还要做好防尘措施,就地非专业人员拍摄的图像质量也不能保证。为此有必要开发一套能在炉内快速组装集中配置且在炉外控制操作和实时接收图像的一体化装置。减少试验过程中试验设备特别分散,减少进入炉膛工作人员的数量,降低试验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图像的记录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于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的一体化装置,采用技术集成方法对炉内试验照明控制、图像采集传输、炉外指令控制,通过4G传输模块和中继器进行指令和图像信息的双向传输,通过炉外控制得到较优的照明效果和清晰的图像采集信息,满足炉内测量、观测及记录的要求。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的一体化装置,包括两台矩阵型LED投射灯组及其二维转动控制器、图像采集器、密封型云台、文字投射灯、激光测距仪、4G传输模块、无线收发天线、双向解码控制器、快速组装支架、锂电池组、光照度测量传感器及无线信号中继放大器,在快速组装支架的顶部固装一平台,在平台的中心通过密封型云台安装图像采集器,在图像采集器的两侧对称安装两组LED补光灯,在平台的四角对称固装四个文字投射灯,在平台的下方快速组装支架上通过支撑板放置激光测距仪、双向解码控制器、锂电池组、4G传输模块及无线收发天线,在快速组装支架的两侧对称安装两组矩阵型LED投射灯组,所述无线信号中继放大器单独放在炉膛人孔门附近,所述光照度测量传感器通过半圆形磁吸座固定在照射中心区域,通过无线传输返回照度值,光照度测量传感器输出连接双向解码控制器,双向解码控制器分别输出连接密封型云台、图像采集器、两组矩阵型LED投射灯组及其二维转动控制器,双向解码控制器输入输出连接4G传输模块,4G传输模块输入输出连接无线信号中继放大器,无线信号中继放大器输入输出连接控制终端,4G传输模块分别输出连接四个文字投射灯及激光测距仪。
而且,所述密封型云台水平做360°旋转,垂直方向做35°俯仰角转动。
而且,所述的激光测距仪具有双向激光测距镜头,通过控制开关和信号控制与4G传输模块连接。
而且,所述的快速组装支架配置沙包袋固定四脚,快速组装支架四周通过防风帆布和粘接条进行包裹。
而且,矩阵型LED投射灯组根据工作需要调整不同亮度的光束,照射到需要测量工作的立面区域,安装在区域中心位置的光照度测量传感器感受到光照的强度后,通过双向解码器反向传输到4G传输模块,再将电压信号无线回传到控制终端,控制终端接收到信号后,通过流明强度的计算模型得到光照强度,判断适中时,不作调整;较低或较高时,在控制终端分别调整二维转动控制器角度及亮度档位两种方式达到合适的照度值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36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