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芳纶无纬布连续生产工艺及专用生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74046.2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83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朱加前;邹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坤泰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06 | 分类号: | B32B37/06;B32B37/12;B32B37/00;B32B38/16;B05C1/12;B05C9/14;B05C1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闫世巍 |
地址: | 22400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芳纶无纬布 连续 生产工艺 专用 生产 设备 | ||
1.芳纶无纬布连续生产工艺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将多个芳纶纤维筒安装在纱架上,通过陶瓷排扣将多个纤维均匀分布开,然后通过集丝架到第一道张力控制器,使每根纤维均匀到铺丝装置,铺丝均匀后进入涂胶装置,将每根纤维完全浸透胶粘树脂,涂胶时先对芳纶纤维进行预热涂胶与架体下方的膜或离型纸结合,再进行加热后一起进入烘干装置,通过烘干装置后进入冷却装置急速冷却,冷却后进入切边装置切边,形成芳纶单向布进入收卷装置收卷,然后通过正交复合装置,连续正交复合生产出芳纶无纬布;该工艺的生产设备主要包括:芳纶单向布生产装置和正交复合装置,所述芳纶单向布生产装置包括:设置在最前端的纱架(1),设置纱架(1)后端的集丝架(2),设置在集丝架(2)后端的机架(3),在所述纱架(1)上均匀设置有若干芳纶纤维筒(4),在所述集丝架(2)上均匀设置有若干陶瓷排扣(5)将芳纶纤维筒(4)上的芳纶纤维均匀分布开,在所述机架(3)的前端设置有张力控制器(6),在所述张力控制器(6)后端的机架(3)上设置有铺丝装置(7),在所述铺丝装置(7)后端的机架(3)上设置有涂胶装置(8),所述涂胶装置(8)的结构包括:设置在机架(3)上的涂胶箱体(81),在所述涂胶箱体(81)的中部设置有涂胶辊(82),在所述涂胶辊(82)前端的涂胶箱体(81)内设置有第一导热油加热辊筒(83)和第二导热油加热辊筒(84),在所述涂胶辊(82)后端的涂胶箱体(81)内设置有第三导热油加热辊筒(85)和第四导热油加热辊筒(86),在所述涂胶装置(8)下端的机架(3)上设置有放膜装置(9),所述放膜装置(9)的结构包括:设置在机架(3)上的放膜架(91),在所述放膜架(91)上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放膜辊(92)、膜导向辊(93)、分膜辊(94)和硅胶条开幅辊(95),在所述涂胶装置(8)后端的机架(3)上设置有烘干装置(10),所述烘干装置(10)的结构包括:设置在机架(3)上的导热油箱体(101),在所述导热油箱体(101)内均匀设置有若干导向辊(102),在所述导热油箱体(101)后端的机架(3)上设置有桥架式烘干板(103),在所述桥架式烘干板(103)内设置有与导热油箱体(101)相互连通的导热油腔,在所述烘干装置(10)后端的机架(3)上设置有冷却装置(11),在所述冷却装置(11)后端的机架(3)上设置有切边装置(12),在所述切边装置(12)后端的机架(3)上设置有收卷装置(13),所述正交复合装置包括:复合机构(14),在所述复合机构(14)的左侧设置有X轴芳纶单向布机构(15),在所述复合机构(14)的右侧设置有X轴出料机构(16),在所述复合机构(14)的前侧设置有Y轴芳纶单向布机构(17),所述X轴芳纶单向布机构(15)和X轴出料机构(16)平行设置,所述X轴芳纶单向布机构(15)和Y轴芳纶单向布机构(17)垂直设置,所述复合机构(14)包括:复合机架(141),在所述复合机架(141)内设置有复合输送台(142),在所述复合输送台(142)两侧的复合机架(141)上对称设置有滑杆组(143),在所述滑杆组(143)上分别滑动设置有与其相互配合的滑套组(144),在所述滑套组(144)上分别设置有顶升气缸(145),在所述顶升气缸(145)的活塞杆(146)上端分别设置有支撑座(147),在所述支撑座(147)的上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轴承座(148),在所述第一轴承座(148)内分别转动设置有轴头(149),其中一个轴头(149)的一端伸出第一轴承座(148)与第一伺服减速电机(1491)的第一电机轴(1492)相连接,所述第一伺服减速电机(1491)通过第一电机座(1493)固定设置在支撑座(147)上,在另外一个轴头(149)伸出第一轴承座(148)的一端上通过第二电机座(1494)固定设置有第二伺服减速电机(1495),在所述两个轴头(149)的中部之间通过第二轴承座(1496)转动设置有转轴(1497),所述第二伺服减速电机(1495)的第二电机轴(1498)与转轴(1497)相连接,在所述两个轴头(149)的外侧之间滑动设置有与其相互配合的复合辊(1499),所述复合辊(1499)包括:上半辊体(1500)和下半辊体(1501),在所述上半辊体(1500)的内部上端两侧对称设置有上L型限位板(1502),在所述上半辊体(1500)的下端两侧对称设置有限位滑条(1503),在所述下半辊体(1501)的内部下端两侧对称设置有下L型限位板(1504),在所述下半辊体(1501)的上端两侧对称设置有与限位滑条(1503)相互配合的限位滑槽(1505),在所述轴头(149)的上端两侧对称设置有与上L型限位板(1502)相互配合的上L型限位滑槽(1506),在所述轴头(149)的下端两侧对称设置有与下L型限位板(1504)相互配合的下L型限位滑槽(1507),在所述两个轴头(149)之间的转轴(1497)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主动锥齿轮(1508),在所述主动锥齿轮(1508)的上下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板(1509),所述固定板(1509)的两端固定设置在两个轴头(149)上,在所述固定板(1509)上分别通过第三轴承座(1510)转动设置有竖向螺杆(1511),在所述竖向螺杆(1511)靠近转轴(1497)的一端上设置有与主动锥齿轮(1508)相互啮合的从动锥齿轮(1512),在所述竖向螺杆(1511)远离转轴(1497)的另一端上从内向外依次设置有与竖向螺杆(1511)相互配合的第一竖向螺套(1513)和第二竖向螺套(1514),在所述第一竖向螺套(1513)上设置有第一挡板(1515),在所述第二竖向螺套(1514)上设置有第二挡板(1516),在所述第一挡板(1515)和第二挡板(1516)之间设置有上L型限位板(1502)和下L型限位板(1504)相互配合的间隙(1517),在所述竖向螺杆(1511)两侧的固定板(1509)上对称设置有竖向导向杆(1518),在所述第一竖向螺套(1513)两侧的第一挡板(1515)上对称设置有与竖向导向杆(1518)滑动配合的第一竖向导向套(1519),在所述第二竖向螺套(1514)两侧的第二挡板(1516)上对称设置有与竖向导向杆(1518)滑动配合的第二竖向导向套(1520),在所述顶升气缸(145)的下端分别设置有第三伺服减速电机(1521),在所述第三伺服减速电机(1521)的第三电机轴(1522)上分别设置有齿轮(1523),在所述复合机架(141)的下端两侧对称设置有与齿轮(1523)相互配合的齿条(1524),所述齿条(1524)与滑杆组(143)平行设置,所述X轴芳纶单向布机构(15)包括:X轴芳纶单向布机架(151),在所述X轴芳纶单向布机架(151)的中部设置有X轴中部支撑架(152),在所述X轴中部支撑架(152)上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X轴放卷装置(153)、X轴前输送对辊(154)、X轴上胶辊(155)、热风烘箱(156)和X轴后输送对辊(157),所述X轴出料机构(16)包括:X轴出料机架(161),在所述X轴出料机架(161)的左端设置有前出料对辊(162),在所述X轴出料机架(161)的右端设置有后出料对辊(163),所述Y轴芳纶单向布机构(17)包括:Y轴芳纶单向布机架(171),在所述Y轴芳纶单向布机架(171)的中部设置有Y轴中部支撑架(172),所述Y轴中部支撑架(172)的高度低于X轴中部支撑架(172),在所述Y轴中部支撑架(172)上从前往后依次设置有Y轴放卷装置(173)、Y轴前输送对辊(174)、输送装置(175)、裁断装置(176)和Y轴后输送对辊(17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坤泰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坤泰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404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访问故障INTEL固态硬盘的方法
- 下一篇:外转子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