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联动锁具与密集架的装置和应用其的密集架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74143.1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77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祥;何龙;柳青;白来彬;李桂彩;张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融安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3/00 | 分类号: | F16D63/00;A47B63/00;A47B5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6 | 代理人: | 李杉杉 |
地址: | 101102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科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联动 密集架 装置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密集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联动电子锁与密集架的装置和应用其的密集架。该装置包括与电子锁连接的控制装置,与控制装置连接的驱动装置以及与驱动装置的驱动轴相连的锁销装置,锁销装置包括与驱动装置的驱动轴固定连接的连接组件和与连接组件以预定的压缩弹力抵接的锁销组件,本装置具有锁定状态,该状态下控制装置控制驱动装置带动连接组件弹性推动锁销组件朝向密集架的链轮运动并卡接在链轮的齿槽中;和解锁状态,该状态下控制装置控制驱动装置回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恢复与锁销组件之间的预定的压缩弹力,使锁销组件从链轮的齿槽中脱出。本发明可联动电子锁与密集架,即使得电子锁可以控制密集架的活动列的锁定和解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密集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联动电子锁与密集架的装置和应用其的密集架。
背景技术
密集架与传统书架、货架相比,具有空间利用率高、防护密封、方便管理等优势,作为存放档案、凭证、文件资料、图书、文献等的理想载体,密集架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机关、企事业单位资料室、档案馆以及图书馆等场所。
密集架一般多列设置,一列为固定列其余为活动列,为节省占地空间,同时也为了保密,在不查找密集架上的物品时,密集架的各列相互贴合并锁定,当需要查找密集架特定列上的物品时,需要摇动该特定列上的摇把使该特定列与与其相邻的列之间产生一定距离,以用于查找物品;当查找物品完毕或需要使密集架处于保密状态时,需要摇动相应的活动列上的摇把,使相邻的活动列之间恢复贴合锁定。
目前的密集架的活动列的锁定通常由机械锁具来实现,例如由弹子锁锁具来实现。弹子锁原理是使用多个带弹簧的高度不同的弹子,锁住锁芯。当插入正确的钥匙,各弹子被推到与锁芯对齐的同一高度,锁芯就可以转动实现开锁。这种锁具在安全性上有很多的弊端:例如必须携带钥匙才能打开;还例如由于安装距离的限制,密集架上用的锁具一般只有3-5个弹子,弹子数量少,钥匙重复概率高,一把钥匙可能能开很多把锁,而且这种锁具弹子外露用一些开锁工具如开锁器、振动开锁枪,甚至曲别针、锡纸都可以轻松打开,钥匙可以随意配置,这对于密集架的保密的安全性存在很大隐患。
此外,虽然市面上也有各种更安全的锁具,例如电子锁,其是通过密码或指纹、虹膜、静脉等生物特征控制电路工作,从而控制机械开关的开启和闭合。然而现有的电子锁大部分都无法直接与密集架进行联动,即便能够实现联动,也依然存在解锁或锁定时的不稳定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电子锁与密集架之间的联动,即使得电子锁可以控制密集架的活动列的锁定和解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联动锁具与密集架的装置和应用其的密集架。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联动电子锁与密集架的装置包括与电子锁电连接的控制装置,与控制装置电连接的驱动装置,以及与驱动装置的驱动轴相连的锁销装置,锁销装置包括与驱动装置的驱动轴固定连接的连接组件和与连接组件以预定的压缩弹力抵接的锁销组件,其中,用于联动电子锁与密集架的装置具有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在锁定状态下,控制装置控制驱动装置带动连接组件弹性推动锁销组件朝向密集架的链轮运动并最终卡接在链轮的齿槽中;在解锁状态下,控制装置控制驱动装置回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恢复与锁销组件之间的预定的压缩弹力,以使锁销组件从链轮的齿槽中脱出。
优选地,驱动装置为电动伸缩杆。
进一步地,锁销组件包括与外部固定基础相连的套筒和套设在套筒内的锁销以及弹簧,其中,弹簧抵接在连接组件与锁销的一端之间,锁销的另一端延伸出套筒用于与链轮卡接。
进一步地,连接组件包括平台部和与平台部相连的抵压部,平台部上设置有用于夹持固定驱动装置的转轴的夹持部,抵压部能够进入套筒内部并与弹簧抵接。
进一步地,锁销装置还包括与外部固定基础固定连接的夹持座,套筒夹持固定在夹持座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融安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融安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41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