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线虫运动行为和生理特征监测的微流控芯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74150.1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58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朱真;徐星宇;王昊曦;杨剑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07 | 分类号: | G01N27/07;B01L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11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线虫 运动 行为 生理 特征 监测 微流控 芯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线虫运动行为和生理特征监测的微流控芯片,其中:流体入口、培养腔阵列、抽检通道、电阻抗断层成像检测腔、电阻抗谱检测腔以及流体出口依次连接;抽检控制阀,设置于所述抽检通道上,用于控制通道导通或关闭;检测控制阀,设置于电阻抗断层成像检测腔和电阻抗谱检测腔之间,用于控制通道导通或关闭;电阻抗断层成像电极阵列,与电阻抗断层成像检测腔连接;电阻抗谱检测电极阵列,与电阻抗谱检测腔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培养腔、电阻抗断层成像检测腔和电阻抗谱检测腔的集成,实现对线虫的培养、运动行为和生理结构的检测等功能,结合控制阀,可以实现高自动化、高效率的培养、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流控芯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线虫运动行为和生理特征监测的微流控芯片。
背景技术
微流控芯片(Microfluidics Chip)是通过微加工工艺制造亚微米级的微通道和腔室网络实现流体操控的前沿技术,将传统生化分析实验室中的操作集成于微小的芯片上。微流控芯片技术与流体力学、电磁学、声学、光学等多门学科的交叉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和化学领域的研究。线虫是生物学研究中的常用模式生物。
现有技术中用于线虫生物学研究的微流控芯片,缺乏对线虫的运动行为和生理结构的检测能力。现有技术中的线虫研究在琼脂糖凝胶表面利用铂金探针进行操作,这种方案工作效率低、培养环境控制难、可同步测量参数少。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线虫运动行为和生理特征监测的微流控芯片。
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用于线虫运动行为和生理特征监测的微流控芯片,包括:基板、流体入口、培养腔阵列、抽检通道、抽检控制阀、电阻抗断层成像检测腔、电阻抗断层成像电极阵列、电阻抗谱检测腔、电阻抗谱检测电极阵列、检测控制阀、流体出口,其中:
所述基板,用于承载微流控芯片组件;
所述流体入口、培养腔阵列、抽检通道、电阻抗断层成像检测腔、电阻抗谱检测腔以及流体出口依次连接;
所述抽检控制阀,设置于所述抽检通道上,用于控制通道导通或关闭,在通道导通时对应的培养腔中的线虫随着流体流过抽检通道;
所述检测控制阀,设置于电阻抗断层成像检测腔和电阻抗谱检测腔之间,用于控制通道导通或关闭;
所述电阻抗断层成像电极阵列,与所述电阻抗断层成像检测腔连接;所述电阻抗谱检测电极阵列,与所述电阻抗谱检测腔连接。
具体的,还包括:冲洗入口、冲洗出口和滤孔,所述冲洗入口、冲洗出口和培养腔阵列连接,所述滤孔设置于培养腔之间的连接处,并处于冲洗入口和冲洗出口之间的通道上。
具体的,还包括冲洗控制阀,设置于冲洗入口和冲洗出口之间的通道上,用于控制通道导通或关闭。
具体的,电阻抗断层成像检测腔与电极接触处为瓶颈状小孔结构。
具体的,还包括侧吸入口、侧吸出口,和所述电阻抗谱检测腔连接。
具体的,所述电阻抗谱检测腔包括孔状结构。
具体的,还包括侧吸通道控制阀,设置于侧吸入口和侧吸出口之间的通道上,用于控制通道导通或关闭。
具体的,控制阀包括空腔和气体入口,与空腔连接的通道对应设置有薄膜。
具体的,通道从电阻抗谱检测腔至流体出口逐渐收缩。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显著优点:集成培养腔、电阻抗断层成像检测腔和电阻抗谱检测腔,实现对线虫的培养、运动行为和生理结构的检测等功能,结合控制阀,可以实现自动化、高效率的培养、检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微流控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41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板中心定位工装
- 下一篇:一种航天生产现场过程管控能力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