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部烧创伤后严重疤痕压力防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74455.2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93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傅智慧;施曹丽;吕瑞林;谷松坡;陈筱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市江干区人民医院(杭州烧伤专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9/00 | 分类号: | A61H9/00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吴辉辉 |
地址: | 31002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部烧 创伤 严重 疤痕 压力 防治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手部烧创伤后严重疤痕压力防治装置,包括手模外壳和气囊手套,手模外壳包括开合连接的上模壳和下模壳,上模壳的结构与手部的手背面的结构相配,下模壳的结构与手部的手掌面的结构相配,上模壳盖合于下模壳以构成容纳腔,容纳腔的结构与手部结构相配;气囊手套包括内层手套及套设于内层手套之外的外层手套,内层手套和外层手套密封连接以构成包覆于手部之外的气囊;外层手套之外具有连通气囊与外界的接头,接头上设有气压阀和充放气阀门。本发明独创了手模外壳和气囊手套,通过在气囊手套的接头上设置气压阀以显示气囊的压力,实现疤痕的压力治疗,且可直观地调节所需压力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皮肤烧创伤后疤痕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手部烧创伤后严重疤痕压力防治装置。
背景技术
皮肤创伤是目前年发生率最高的病种,每年要发生2500万例以上人次的烧伤,社会影响面广。就杭州烧伤专科医院而言,每月门急诊各类皮肤创伤就达2000人次以上,月住院人数超过100例以上。皮肤严重创伤之后,由于损伤原因及程度的不同,会留有不同程度的增生性疤痕,重者留有功能障碍,毁容和残废,给患者造成精神和肉体的双重痛苦。
为此,在开展皮肤创伤(烧伤)外科专业技术中,不仅应全力以赴挽救病人生命,而且还要积极尽早争取消除或减轻伤残遗留下来的痛苦。做好疤痕防治及康复治疗工作也是从事皮肤外科专业人员的社会责任。烧伤患者疤痕增生尤为显著,造成的外观畸形及其功能障碍更是无法想象。临床案例中更为甚者多为双手广泛深度烧伤后的疤痕增生,双手的严重疤痕增生挛缩畸形,不但外观影响心理健康,功能的障碍更导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无法回归生活、回归社会。所以,手部创伤导致的严重疤痕增生挛缩畸形一直以来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疤痕形成是机体创伤修复的必然产物,当机体组织特别是皮肤组织受到一定深度的损伤后,创面先出现炎症反应,白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等浸润,释放出多种细胞因子(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大量增生并合成大量的胶原和基质,造成胶原代谢与排列的异常,异常基质的沉着,加上微循环和自由基因素的影响,促进了疤痕的形成。一般认为疤痕的形成是由于机体炎症反应,胶原的合成与降解不平衡、异常粘多糖的出现以及肌成纤维细胞的增生所造成。增生性疤痕中淋巴回流减少,局部水肿,可导致疤痕的肥厚。
现有疤痕防治手段,主要包括硅酮制剂、压力治疗、局部注射药物、口服药物、激光治疗、手术、放射治疗及其他物理治疗。其中,压力治疗是目前业界公认最简单且直接有效的方法,是烧伤康复医生疤痕防治临床实践的首选方案。压力治疗主要是在疤痕增生部位穿戴弹力套施行压力治疗,以加速疤痕的软化和成熟,预防瘢痕增生。从伤口基本愈合开始,即应施行压力治疗。早期进行的压力治疗可以控制瘢痕增生,促进瘢痕成熟软化,预防关节挛缩和畸形。
压力治疗的机理为:在压力的持续作用下,受压部位血流减少,组织缺氧,使成纤维细胞变性,甚至坏死;亦有利于胶原酶破坏胶原纤维。组织学研究表明,压力疗法后最显著的变化是使瘢痕变薄;表皮细胞层数减少;血管减少,管腔狭窄甚至关闭,内皮细胞出现巨大空泡;成纤维细胞减少,粗面内质网减少,线粒体扩张,空泡化;胶原纤维明显减少,粗细均匀,排列规则;真皮内弹力纤维数量明显增多。
现有临床实践中,常使用弹力手套或者弹力绷带缠绕对手部进行持续加压,压力约2.7-4kPa(20-30mmHg),每日持续20小时以上并持续使用6个月以上。另外,压力不能过大,易造成肢体血运障碍、皮肤破损。研究表明,当局部施压会造成压力部位的组织的二氧化碳分压上升,氧分压下降,血管数量减少,成纤维细胞增生受阻,限制了瘢痕增生。缺血后合成粘多糖的酶减少,肿胀减轻,减少了粘多糖的沉积与合成,使胶原生成减少,瘢痕减轻。
其中,弹力手套需要反复试穿大小,费时费力,定做测量标准不统一,人各有异,佩戴效果不理想,佩戴时容易撕脱稚嫩新皮,压力不能直观可控。
另外,自粘弹力绑带缠绕耗时耗力,操作者手感及患者应压感千差万别,无法统一标准,效果不一,极易出现张力性水泡破溃形成新的创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市江干区人民医院(杭州烧伤专科医院),未经杭州市江干区人民医院(杭州烧伤专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44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