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二次电池元件、电池和制造该电池元件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74675.5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184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喜多洋介;木村爱佳;堀内俊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远景AESC日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10/0587;H01M10/0525;H01M4/131;H01M4/133;H01M4/134;H01M4/1391;H01M4/1393;H01M4/1395;H01M4/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 二次 电池 元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元件、电池和制造该电池元件的方法。在锂离子二次电池元件中,以正极的大致矩形的正极活性物质层和负极的大致矩形的负极活性物质层相互大致重叠的方式并且以正极的正极活性物质未涂布部和负极的负极活性物质未涂布部位于矩形的相对的边的方式将正极和负极叠合。负极活性物质涂布部与负极活性物质未涂布部之间的分界部位于比正极集电体周缘部靠负极集电体的周缘侧的位置,负极活性物质层平坦部与负极活性物质层薄壁部之间的分界部位于比正极集电体周缘部靠负极集电体的中央侧的位置,负极活性物质层薄壁部的密度为负极活性物质层平坦部的密度以下。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非水电解质电池,特别是锂离子二次电池。并且,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构成非水电解质电池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元件和制造锂离子二次电池元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非水电解质电池作为包含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等汽车用的车载电源用电池而实用化。作为这样的车载电源用电池,使用锂离子二次电池。锂离子二次电池要求同时具有输出特性、能量密度、容量、寿命以及高温稳定性等各种特性。特别是,为了使电池小型化,提高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成为紧迫的课题。因此,对包含电极和电解液的电池结构谋求各种各样的改进。
在国际公开2015-129320号中公开了一种二次电池用电极。国际公开2015-129320号的该电极具有活性物质层涂布部和未涂布部。该电极的特征在于,在涂布部的外周部分的至少局部包含厚度较薄且密度较高的高密度部分。
发明内容
锂离子二次电池元件至少包括正极和负极,该正极包含正极集电体和以具有大致相同的形状的方式涂布于该正极集电体的两面的至少局部的正极活性物质,该正极集电体具有涂布有该正极活性物质的大致矩形的正极活性物质涂布部和未涂布该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活性物质未涂布部,通过在正极活性物质涂布部涂布正极活性物质而形成正极活性物质层,该正极活性物质未涂布部位于沿着该正极集电体的周缘部的至少局部的位置,该正极活性物质层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层薄壁部和正极活性物质层平坦部,该负极包含负极集电体和以具有大致相同的形状的方式涂布于该负极集电体的两面的至少局部的负极活性物质,该负极集电体具有涂布有该负极活性物质的与该正极活性物质涂布部大致相同的形状的大致矩形的负极活性物质涂布部和未涂布该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活性物质未涂布部,通过在负极活性物质涂布部涂布负极活性物质而形成负极活性物质层,该负极活性物质未涂布部位于沿着该负极集电体的周缘部的至少局部的位置,负极活性物质层包含负极活性物质层薄壁部和负极活性物质层平坦部,以该正极的该大致矩形的正极活性物质层和该负极的该大致矩形的负极活性物质层相互大致重叠的方式以及该正极的该正极活性物质未涂布部和该负极的该负极活性物质未涂布部位于该矩形的相对的边的方式将该正极和该负极叠合,该负极活性物质涂布部与该负极活性物质未涂布部之间的分界部位于比与该负极活性物质未涂布部相邻的该正极集电体周缘部靠该负极集电体的周缘侧的位置,该负极活性物质层平坦部与该负极活性物质层薄壁部之间的分界部位于比与该负极活性物质未涂布部相邻的该正极集电体周缘部靠该负极集电体的中央侧的位置,该负极活性物质层薄壁部的密度与该负极活性物质层平坦部的密度相同,或者比该负极活性物质层平坦部的密度小。
附图说明
图1是从一个面观察在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正极的平面图。
图2是在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正极的剖视图。
图3是从一个面观察在实施方式中使用的负极的平面图。
图4是在实施方式中使用的负极的剖视图。
图5是通过将正极和负极叠合而构成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元件的剖视图。
图6A是从A方向观察图5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元件的平面图,图6B是从B方向观察该锂离子二次电池元件的平面图。
图7是通过将正极和负极叠合而构成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元件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远景AESC日本有限公司,未经远景AESC日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46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接器
- 下一篇:感测装置、电子设备及用于形成感测装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