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miniled涂胶高温热辐射固化炉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74984.2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57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鑫达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3/02 | 分类号: | B05D3/02;C03C17/00 |
代理公司: |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6 | 代理人: | 朱斌兵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miniled 涂胶 高温 热辐射 固化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miniled涂胶高温热辐射固化炉,包括炉体,炉体内设有多个依次上下设置的隔热保温板,隔热保温板上设有多根平行设置的定位条,定位条上设有多个用于定位玻璃基板的定位销;隔热保温板的底部设有若干个红外加热管;炉体的前端设有开口;开口内设有可开合的门框组件,用于玻璃基板送入到炉体内;炉体的一侧设有用于供应到炉体内部的气体管路,在所述气体管路上设有预热器,本发明利用红外加热管对产品进行加热固化,可以有效解决玻璃基板在固化成型过程中表面没有波纹,平整光滑的问题;同时也有效的保证了炉体内部环境的洁净,避免了玻璃基板在固化成型过程中遭受污染,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化炉,尤其涉及一种用于miniled涂胶高温热辐射固化炉。
背景技术
蓝膜丝印工艺是指LCD行业,在裸玻璃基板上涂上一层蓝膜,以起到保护玻璃基板的作用。玻璃涂完蓝膜后需要加热烘烤,使得蓝膜固化成型;正常工艺高温温度为160℃,目前传统烘烤工艺为热风循环加热方式,即将加热丝通电加热到一定温度后,通过空气循环风将热空气覆盖到玻璃板上,从而达到对玻璃基板上的蓝膜进行烘烤固化成型的目的。
热风循环加热方式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炉体内部的多个循环风机、循环风道、出风口和回风口,在炉体内部形成一股左右循环的气流,循环气流将热空气送至炉体内部各个地方,对炉体内部的产品进行烘烤。
但是在实际的生产中发现,因蓝膜丝印工艺对成型过程中产品的洁净度有严格的要求,且对蓝膜固化成型后表面涂层的平面度也有较高的要求,目前的风循环加热方式有两个弊端,一个是风循环会将空气中的灰尘颗粒带到炉内,使其灰尘颗粒附着在玻璃基板上污染产品;二是风循环加热方式当风速过大时,会将玻璃基板上未固化的油墨吹出波纹,等油墨固化成型后影响表面油墨的平面度,从而影响整个产品的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加热均衡,保证玻璃基板上没有灰尘颗粒,同时不会影响表面油墨平面度的用于miniled涂胶高温热辐射固化炉。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miniled涂胶高温热辐射固化炉,包括炉体,在所述炉体内设有多个依次上下设置的隔热保温板,在所述隔热保温板上设有多根平行设置的定位条,定位条上设有多个用于定位玻璃基板的定位销;在所述隔热保温板的底部设有若干个红外加热管;所述炉体的前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内设有可开合的门框组件,用于玻璃基板送入到炉体内;在所述炉体的一侧设有用于供应到炉体内部的气体管路,在所述气体管路上设有预热器。
进一步的,所述门框组件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门框结构;所述门框机构包括多个上下依次设置的门板,相邻两个所述门板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位于所述顶部和底部的门板上设有密封板,且位于顶部的所述门板可以在其上方密封板内上下移动;所述门板的两端分别设有门板滑块,两个所述门板滑块分别设置在竖向安装的门板导轨上;两个所述门板滑块的一侧均设有竖向导轨;所述门板滑块与竖向导轨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两个所述竖向导轨上设有通过驱动机构可上下移动的夹紧组件,所述夹紧组件用于夹紧门板;在所述门板滑块上相对竖向导轨一侧设有夹紧槽。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与十字转向器相连;所述十字转向器的两端通过传动杆与直角转向器相连;所述直角转向器与丝杆相连,在所述丝杆上设有可在竖向导轨上进行上下移动的驱动滑块。
进一步的,所述夹紧组件包括设置在驱动滑块一侧的夹紧气缸,且夹紧气缸的活塞杆与转接件垂直相连;所述转接件的一端设有夹紧件,所述夹紧件设置在驱动滑块内,且夹紧件的前端穿出驱动滑块。
进一步的,所述炉体内设有多个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炉体内的温度并显示在炉体外部的显示器上;所述温度传感器与红外加热管分别与控制系统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炉体内壁上还设有保温层。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鑫达试验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鑫达试验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49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