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伪造指纹破解智能终端设备密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74993.1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0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尤文杰;谢光伟;邬锡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红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拟态极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7/00 | 分类号: | G06T17/00;G06T5/00;G06K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伪造 指纹 破解 智能 终端设备 密码 方法 | ||
1.一种伪造指纹破解智能终端设备密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指纹采集专用设备,用于采集现场指纹;
指纹图像定向处理软件,用于在批量指纹图像中筛选出符合标准的电子指纹图像输入并对其进行数据处理修复;
3D仿生材料制作加工系统,用于利用仿生指纹膜加工制造设备和仿生材料制作出高分辨率和高精度的指纹膜;
手机应用对比验证,用于将制作完成的指纹膜在智能终端上进行解锁验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伪造指纹破解智能终端设备密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采集专用设备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有现场指纹采集模块,且现场指纹采集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有指纹图像定向处理软件,所述指纹图像定向处理软件与现场指纹采集模块为双向电性连接,且指纹图像定向处理软件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电子指纹,且电子指纹与指纹图像定向处理软件为双向电性连接,所述指纹图像定向处理软件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指纹图像定向处理软件,且指纹图像定向处理软件与指纹图像定向处理软件为双向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伪造指纹破解智能终端设备密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图像定向处理软件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3D仿生材料制作加工系统,且3D仿生材料制作加工系统与指纹图像定向处理软件为双向电性连接,所述3D仿生材料制作加工系统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仿生指纹,且仿生指纹与3D仿生材料制作加工系统为双向电性连接,所述3D仿生材料制作加工系统与仿生指纹之间设置有特种3D仿生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伪造指纹破解智能终端设备密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指纹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手机应用对比验证,且手机应用对比验证与仿生指纹为双向电性连接,所述手机应用对比验证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有带指纹锁的手机、应用收集模块,所述带指纹锁的手机、应用收集模块与手机应用对比验证为双向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伪造指纹破解智能终端设备密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应用对比验证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解锁成功模块和解锁失败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伪造指纹破解智能终端设备密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图像定向处理软件包括:
获取指纹图像模块,用于通过电子设备获得指纹图像;
选择AI对抗类型模块,用于汇总终端类型、终端品牌、终端型号、终端系统及版本和应用;
数据平整化模块,用于将指纹数据平整化;
图像锐化模块,用于将指纹数据锐化;
图像分隔模块,用于将指纹数据进行图像分隔;
图像拼接处理模块,用于将指纹数据进行图像拼接处理;
智能修复模块,用于将指纹数据进行修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伪造指纹破解智能终端设备密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指纹图像的标准要求,在批量指纹图像中筛选出符合标准的电子指纹图像输入,等待下一步操作;
步骤二:选择终端类型、终端品牌、终端型号和终端系统及版本,并选择用途等要素,包括手机指纹解锁,各种应用指纹解锁,指纹支付,指纹验证等;
步骤三:由于手指按压过程中指纹非线性变形扭曲,因此系统根据已选择的要素,会对筛选出的符合标准的指纹图像进行平整化处理,并对图像进行锐化、分割,利用AI技术针对多张不同角度指纹图片分析指纹的形态规律,对于有褶皱和龟裂的部分利用自动填充技术实现破损部分的重新规划修复重构及拼接填充处理,智能修复指纹破损缺失部位,利用标准指纹模型自动生成技术实现有限情报支持下的3D指纹模型,经过人工修正后,生成初始指纹模型;
步骤四:使用指纹模型进行应用验证时,若未通过验证,可重新执行数据平整化及后续操作,直至通过应用验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伪造指纹破解智能终端设备密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使用指纹采集专用相机对现场指纹进行拍摄,从而形成电子指纹,或者直接使用电子指纹,利用指纹图像定向处理软件对电子指纹进行数据处理,优化重建模型方法;
步骤二:完成指纹重建,利用仿生指纹膜加工制造设备和仿生材料制作出高分辨率和高精度的指纹膜;
步骤三:将制作完成的指纹膜在智能终端上进行解锁验证,此时如果登录用户的指纹与预先设定的身份认证信息比对结果成功,那么用户就可进入并使用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红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拟态极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红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拟态极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499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