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木抗震建筑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75256.3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6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朱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长青 |
主分类号: | E02D27/32 | 分类号: | E02D27/32;E02D27/02;E02D31/08;E04B1/30;E04B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震 建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抗震建筑,其特征是一种木抗震建筑,其特征是木抗震建筑基础底部设置抗震垫层,抗震垫层上面铺设土工布,土工布上面设置隔震层,隔震层两端设置横向基础梁,横向基础梁之间采用纵向基础梁联接,横向基础梁两端分别设置圆孔,圆孔插入圆木柱,纵向基础梁中部设置基础墩,基础墩设置圆孔,圆孔插入圆木柱,圆木柱中间镂空,镂空部位设置实心钢管。相邻实心钢管之间设置钢水平支撑。基础墩部位钢管顶部与横向基础梁部位钢管顶部之间设置钢悬索。释能孔沿纵向基础梁方向进行设置,释能孔内设置释能木,释能木伸入纵向基础梁部位释能木与释能孔之间空隙采用聚苯泡沫板填塞,其他部位采用钢渣填塞。本发明抗震性能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木抗震建筑,适用于建筑领域。
背景技术
地震频发区建筑容易出现损坏,当地震力的加速度较大时,土层将产生变形,使地基的承载力下降或者失效,从而造成地震对建筑结构的影响和破坏,比如建筑物下沉、倾斜等。地震波是会引起建筑结构上下颠簸,如果建筑物没有良好的竖向稳定性,受到较大地震力的影响,会使建筑物的底层柱子与墙体之间增加很大的荷载,超过底层柱子与墙体的承受能力之后就有可能出现建筑物坍塌。所以,如何加强建筑结构对地震力的抗击能力,是建筑设计人员需要十分重视的课题。现有设计是采取“强剪弱弯,弱梁强柱,更强节点”来减轻地震的影响,目前存在的问题基础抗震能力不足,建筑物整体抗震性能不够,容易造成破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木抗震建筑,解决基础抗震能力不足,建筑物整体抗震性能不够的问题。
木抗震建筑基础底部设置抗震垫层,抗震垫层厚度为150~200mm,抗震垫层采用粘土和灰土混合材料,粘土和灰土重量比为2:1,经过大量试验该混合料具有良好的弹性,可以缓冲地震力所产生的影响。抗震垫层上面铺设土工布,土工布上面设置隔震层,隔震层高度为400~450mm,宽度为300mm,隔震层两端设置横向基础梁,横向基础梁采用木梁,木梁高度为400~450mm,宽度为300mm,横向基础梁之间采用纵向基础梁联接,纵向基础梁采用木梁,木梁高度为400~450mm,宽度为300mm,横向基础梁和纵向基础梁形成封闭的基础框架。横向基础梁和纵向基础梁之间采用榫卯连接方式,离横向基础梁端部420~480mm处设置卯头,卯头截面为正方形,正方形长度为50~60mm,卯头深度为50~60mm。纵向基础梁顶部设置榫头,榫头截面为正方形,正方形长度为50~60mm,榫头高度为50~60mm。横向基础梁两端分别设置圆孔,圆孔直径为220mm,圆孔插入圆木柱,圆木柱直径为220mm,圆木柱插入圆孔长度为400~450mm。圆木柱中间镂空,镂空形状为圆形,圆直径为104mm,镂空部位设置实心钢管,实心钢管直径为100mm。实心钢管伸出圆木柱高度为150~200mm。纵向基础梁中部设置基础墩,基础墩采用木块,基础墩高度为400~450mm,宽度为300mm,长度为500mm,基础墩与纵向基础梁连接方式采用榫卯连接方式,基础墩榫头长度为30mm,榫头截面形状为圆形,直径为20mm,纵向基础梁卯头长度为30mm,卯头截面形状为圆形,直径为22mm,连接时将基础墩榫头涂上胶水塞进纵向基础梁卯头。基础墩设置圆孔,圆孔直径为220mm,圆孔插入圆木柱,圆木柱直径为220mm,圆木柱插入圆孔长度为400~450mm。圆木柱中间镂空,镂空形状为圆形,圆直径为104mm,镂空部位设置实心钢管,实心钢管直径为100mm,实心钢管伸出圆木柱高度为350~400mm。相邻实心钢管之间设置钢水平支撑,钢水平支撑采用直径为50mm的钢圆管,钢水平支撑和实心钢管采用焊接连接,圆木柱在焊接连接部位设置焊接作业孔,作业孔为边长为300mm的正方形方孔;钢水平支撑在每个楼层和屋面均进行设置,设置部位实心钢管和钢水平支撑形成独立的承力和支撑体系,由于实心钢管和钢水平支撑变形模量大,在地震作用下实心钢管首先承担竖向地震力,钢水平支撑首先承担水平地震力,在地震力持续增加的情况下圆木柱和楼板会参与受力,结构的延展性较大,不容易出现整体结构垮坏的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长青,未经叶长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52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动力式双驱滑板车
- 下一篇:一种风动无人艇船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