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震式的建筑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75471.3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6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旭祥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E04B1/9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马金华 |
地址: | 31560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震 建筑结构 | ||
1.一种抗震式的建筑结构,其结构包括抗震式屋顶(1)、窗户(2)、墙体(3)、卷帘门(4)、扇门(5),其特征在于:
所述抗震式屋顶(1)设于墙体(3)上方且与其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卷帘门(4)装设在墙体(3)正面,所述窗户(2)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墙体(3)内部,所述扇门(5)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墙体(3)内部;
所述抗震式屋顶(1)包括侧架(a1)、内顶板(a2)、插接条(a3)、侧嵌管(a4)、错位抗震机构(a5),所述侧架(a1)与内顶板(a2)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侧嵌管(a4)与插接条(a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错位抗震机构(a5)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内顶板(a2)中,所述侧架(a1)与错位抗震机构(a5)固定连接在一起。
2.如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式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错位抗震机构(a5)包括旋勾(a51)、延条(a52)、顶罩(a53)、交锁机构(a54)、延拉条(a55),所述交锁机构(a54)与延拉条(a55)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顶罩(a53)内侧面与交锁机构(a54)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延条(a52)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顶罩(a53)内部,所述旋勾(a51)与延条(a52)为一体化结构。
3.如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震式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锁机构(a54)包括内分条(a541)、交互套(a542)、内卡条(a543)、反向卡条(a544),所述内分条(a541)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交互套(a542)内部,所述交互套(a542)内部设有内卡条(a543),所述反向卡条(a544),设于内卡条(a543)的对立面。
4.如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震式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分条(a541)包括斜向卡片(aa1)、防滑套条(aa2)、内撑条(aa3)、侧向受力条(aa4),所述斜向卡片(aa1)设于防滑套条(aa2)左侧,所述侧向受力条(aa4)设于防滑套条(aa2)右侧,所述防滑套条(aa2)内部嵌装有内撑条(aa3)。
5.如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震式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受力条(aa4)包括内延勾(aa41)、滑片(aa42)、内气槽(aa43)、隔条(aa44),所述隔条(aa44)通过内延勾(aa41)与滑片(aa42)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内气槽(aa43)设于隔条(aa44)内部,所述内延勾(aa41)与滑片(aa42)为一体化结构。
6.如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式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顶板(a2)包括拉带(a21)、速吸膨胀机构(a22)、顶片(a23),所述拉带(a21)固定嵌入在顶片(a23)左右两侧,所述速吸膨胀机构(a22)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顶片(a23)内部。
7.如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抗震式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速吸膨胀机构(a22)包括辅带(a221)、真空罩(a222)、封带(a223)、封条(a224),所述辅带(a221)与封条(a224)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封带(a223)与封条(a224)密封连接,所述真空罩(a222)上设有封带(a223)。
8.如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震式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交互套(a542)一侧宽大一侧窄小,能够通过交互嵌入进而实现套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旭祥,未经王旭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547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热铆检测机构
- 下一篇:一种绿色环保缓蚀阻垢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