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餐厨垃圾前处理一体机及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75537.9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53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发明(设计)人: | 谢繁荣;李恒;刘裕鹏;叶明杰;严培文;戴睿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益康生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8/14 | 分类号: | B02C18/14;B30B9/1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刘春风 |
地址: | 5273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处理 一体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餐厨垃圾前处理一体机及处理方法,包括破碎机构和脱水机构,破碎机构包括破碎腔体、固定在破碎腔体内的破碎组件及破拱组件,破碎腔体的上端为进料口,破碎腔体的下端为落料口;脱水机构包括倾斜设置的螺旋挤压组件,螺旋挤压组件一端的入料口低于螺旋挤压组件另一端的出料口,螺旋挤压组件包括轴承座、旋转轴和依序设置在旋转轴上的输送段、剪切段和压榨段,其中螺旋挤压组件的入料口正对破碎腔体的落料口。实施本发明,通过破碎机构的破碎辊的方式撕碎餐厨垃圾,再通过脱水机构的三段脱水的方式进行螺旋脱水,使得餐厨垃圾的破碎、脱水处理效果更好,且破碎机构与倾斜的脱水机构采用同一个支撑架固定设置,可以精准定位,结构更紧凑、稳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餐厨垃圾环保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餐厨垃圾前处理一体机及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餐厨垃圾是居民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形成的生活废物,极易腐烂变质、散发恶臭、传播病菌和病毒。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渐提高,也随之出现了餐厨垃圾处理技术,例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为2018116142049)公开了一种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其采用分选装置、研磨方式的破碎装置和固液分离装置进行餐厨垃圾处理,然而对于粗纤维较多的餐厨垃圾采用研磨方式的破碎效果并不好,且分选后的块小的物质不经过破碎直接脱水的话,块小物质的游离水无法释放出来,从而影响脱水效果。
又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为2018102762809)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环保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包括导料槽、破碎机构和脱水机构,该导料槽的设计无法满足大量餐厨垃圾同时进料,大量进料时,餐厨垃圾既可能卡在导料槽,又可能卡在破碎机构内。另外,该设备的导料槽、破碎机构和脱水机构在长度方向从上往下设置,结构不紧凑,实际使用不便,增加了操作难度。
因此,需要设计一套成熟的餐厨垃圾处理设备,使餐厨垃圾的处理在处理量、破碎和脱水方面更加优化。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餐厨垃圾前处理一体机及处理方法,通过破碎机构的破碎辊的方式撕碎餐厨垃圾,再通过脱水机构的三段脱水的方式进行螺旋脱水,使得餐厨垃圾的破碎、脱水处理效果更好,且破碎机构与倾斜的脱水机构采用同一个支撑架固定设置,可以精准定位,结构更紧凑、稳固。
本发明所要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以下方案实现:一种餐厨垃圾前处理一体机,包括破碎机构和脱水机构,所述破碎机构包括破碎腔体、固定在破碎腔体内的破碎组件及破拱组件,所述破碎腔体的上端为进料口,所述破碎腔体的下端为落料口;所述脱水机构包括倾斜设置的螺旋挤压组件,螺旋挤压组件一端的入料口低于螺旋挤压组件另一端的出料口,所述螺旋挤压组件包括轴承座、旋转轴和依序设置在旋转轴上的输送段、剪切段和压榨段,其中螺旋挤压组件的入料口正对破碎腔体的落料口。
优选地,所述破碎组件包括两个相互啮合的破碎辊,每个所述破碎辊上均分布有割刀;所述破拱组件包括破拱气缸和破拱板。
优选地,所述螺旋挤压组件的输送段包括第一螺旋体和第一筛体;所述螺旋挤压组件的剪切段包括第二螺旋体,所述第二螺旋体的外端开设有若干个切口;所述螺旋挤压组件的压榨段包括第三螺旋体,所述螺旋挤压组件的剪切段和压榨段还均包括有第二筛体。
优选地,所述第一筛体为圆孔筛,所述第二筛体为楔形筒筛;所述楔形筒筛通过槽钢支撑固定,楔形筒筛的安装板上开设有与槽钢截面相吻合的定位槽口。
优选地,所述槽钢的内部与污水接触的部位焊接有不锈钢板;所述槽钢的上方通过螺栓固定有挡板,所述挡板上盖设有盖板;所述槽钢的下方还固定有集水槽。
优选地,所述餐厨垃圾前处理一体机还包括支撑架,所述破碎机构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脱水机构与支撑架之间通过六角棒固定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益康生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益康生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55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群智监督学习方法的系统
- 下一篇:残极板在线称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