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75947.3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50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戴呈安;简钰峰;郭文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傅磊;黄艳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板 | ||
一种触控面板,包括基板、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绝缘层、多个第一接合垫及多个第二接合垫。第一导电层具有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和多个虚拟电极。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和多个虚拟电极在结构上彼此分离,且在第一方向上排列。第二导电层具有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在结构上彼此分离且在第二方向上排列。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交错。绝缘层设置于第一导电层与第二导电层之间,以使多个第一触控电极电性独立于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多个第一触控电极电性连接至多个第一接合垫。多个第二触控电极通过绝缘层的多个接触窗电性连接至第一导电层的多个虚拟电极,且多个虚拟电极电性连接至多个第二接合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且特别涉及一种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触控面板具有操作方便的优点,因此广泛被装设于电子产品(例如:手机、平板电脑、卫星导航等)中。一般而言,触控装置可包括基板、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及多个接合垫,其中第一触控电极在第一方向上排列,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在第二方向上排列,多个接合垫在第一方向上排列且用以与触控驱动电路电性连接。为使第二触控电极能够电性连接到接合垫,须在触控装置的触控区的左右两侧设置周边走线,造成触控面板的边框的宽度无法进一步缩减。若触控面板的边框的宽度无法缩减,包括触控面板及显示面板的触控显示装置的整体边框的宽度也无法缩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在至少在一侧上具有超窄边框、甚至无边框。
本发明的一种触控面板,包括基板、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绝缘层、多个第一接合垫及多个第二接合垫。基板具有触控区及周边区,其中周边区位于触控区的一侧。第一导电层设置于基板上,其中第一导电层具有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和多个虚拟电极,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和多个虚拟电极位于触控区且在结构上彼此分离,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和多个虚拟电极在第一方向上排列,且每一虚拟电极设置于多个第一触控电极的相邻两者之间。第二导电层设置于基板上,其中第二导电层具有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多个第二触控电极位于触控区且在结构上彼此分离,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在第二方向上排列,且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交错。绝缘层设置于第一导电层与第二导电层之间,以使多个第一触控电极电性独立于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绝缘层具有多个接触窗。多个第一接合垫设置于基板的周边区上,其中多个第一触控电极电性连接至多个第一接合垫。多个第二接合垫设置于基板的周边区上,其中第二导电层的多个第二触控电极通过绝缘层的多个接触窗电性连接至第一导电层的多个虚拟电极,且多个虚拟电极电性连接至多个第二接合垫。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虚拟电极具有第一部及第二部,第一部与第二部在第二方向上排列,第一部重叠于绝缘层的至少一接触窗且电性连接至第二接合垫,第二部跨越至少一第二触控电极,且第一部与第二部断开。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导电层及第二导电层具有阵列排列于触控区的多个重复结构,一个重复结构的第一导电层的一部分与重复结构的第二导电层的一部分具有耦合电容Cm,且Cm≤1.5pF。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第一触控电极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及第二侧,多个虚拟电极包括多个第一虚拟电极与多个第二虚拟电极,多个第一虚拟电极与多个第二虚拟电极于结构上分离,多个第一虚拟电极设置于多个第一触控电极的多个第一侧,多个第二虚拟电极设置于多个第一触控电极的多个第二侧,且一个第二触控电极电性连接至位于同一第一触控电极的第一侧及第二侧的一个第一虚拟电极与一个第二虚拟电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多个虚拟电极组包括多个第一虚拟电极和多个第二虚拟电极,每一虚拟电极组包括分别位于同一第一触控电极的第一侧及第二侧的一个第一虚拟电极和一个第二虚拟电极;触控区包括第一子触控区及第一子触控区外的第二子触控区,每一第二触控电极具有分别位于第一子触控区及第二子触控区的第一部及第二部;第二触控电极的第一部及第二部分别电性连接至不同的多个虚拟电极组。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第一触控电极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及第二侧,且多个虚拟电极设置于多个第一触控电极的多个第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59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