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次喷丸可实现双面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76251.2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51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富柱;陈尚爽;王匀;郭俊;范海洋;郭玉琴;刘宏;张成;万伟超;张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C21D7/06 | 分类号: | C21D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次 喷丸可 实现 双面 加工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次喷丸可实现双面加工的装置,包括:喷丸加工系统;工件装夹机构,用于装夹工件,工件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正对喷嘴;及反弹系统,包括反射面、敞口容器和反射面夹紧单元,反射面包括上层反射面、中层反射面和下层反射面,中层反射面上设有第二通孔,上层反射面和下层反射面均由柔性弹性材料制成,并且均设有防水层,敞口容器内设有隔板,将敞口容器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二腔体内设有填充液体,隔板能够在敞口容器内滑动,第二腔体的顶面敞口,下层反射面与敞口密封连接,本发明可以在对工件一次喷丸时实现正反两面的加工,避免了传统喷丸加工时一次喷丸只能加工单面的局限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丸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次喷丸可实现双面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科技的更新换代,对机械零件表面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零部件表面改性加工一直是机械加工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而零部件加工中的喷丸是提高零部件表面综合力学性能的有效方法,广泛应用于各行业的零部件表面改性加工中。
喷丸加工是工厂广泛采用的一种表面强化工艺,即使用丸粒轰击工件表面并植入残余压应力,提升工件疲劳强度的冷加工工艺。广泛用于提高零件机械强度以及耐磨性、抗疲劳和耐腐蚀性等。喷丸加工的优点是设备简单、成本低廉,不受工件形状和位置限制,操作方便。
然而,目前喷丸加工时一次喷丸只能实现单面加工,极大的降低了喷丸加工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次喷丸可实现双面加工的装置,可以在对工件一次喷丸时实现正反两面的加工。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
一种一次喷丸可实现双面加工的装置,包括:
喷丸加工系统,包括喷嘴;
工件装夹机构,设置于所述喷丸加工系统下方,用于装夹工件,工件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正对所述喷嘴;及
反弹系统,包括反射面、敞口容器和反射面夹紧单元,所述反射面包括上层反射面、中层反射面和下层反射面,所述中层反射面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同轴,所述上层反射面和所述下层反射面均由柔性弹性材料制成,并且均设有防水层,所述敞口容器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敞口容器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内设有填充液体,所述隔板能够在敞口容器内滑动,所述第二腔体的顶面敞口,所述下层反射面与所述敞口密封连接;
其中,推动所述隔板向所述第二腔体的方向移动,所述填充液体挤压所述下层反射面,所述下层反射面从所述第二通孔向上膨胀,形成球体。
进一步地,还包括气泵,所述气泵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第一腔体内设有气体,所述气泵能够调整所述第一腔体内的气压。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单元、压力表、传感器单元,所述传感器单元用于测量所述喷嘴的底端与工件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以及测量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大小,所述压力表用于测量所述第一腔体内的压力,所述传感器单元、所述气泵和所述压力表均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传感器单元和所述压力表传递的信号控制所述气泵的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工件装夹机构包括左侧夹具、右侧夹具、左侧支撑板和右侧支撑板,工件放置于所述左侧支撑板和所述右侧支撑板上,所述左侧夹具和所述右侧夹具从工件两侧夹紧工件。
进一步地,所述反射面夹紧机构包括升降机构、连接杆、上夹板、下夹板,所述连接杆的顶端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底端与所述上夹板连接,所述下夹板固定设置,所述下夹板的上表面与所述敞口容器的上表面平齐,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层反射面和所述下层反射面均为织物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62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