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管换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76335.6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68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戴春辉;劳星胜;杨小虎;廖梦然;赵振兴;马灿;柳勇;郑伟;代路;林原胜;魏志国;冯毅;陈朝旭;周宏宽;张克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F28F21/08;G21C15/02;G21C15/257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张琪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管 装置 | ||
1.一种热管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体,所述换热体包括多层依次套接的基体,每层所述基体的内部分布有用于安插热管的安装孔,每一所述安装孔的周围分布有供冷却工质流通的贯穿所述基体的传热通道,所述传热通道的横截面积从所述换热体的最内层的基体到最外层的基体逐渐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基体内的所述传热通道的横截面积在从中心向外延伸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通道的分布密度从所述换热体的最内层的基体到最外层的基体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体包括内基体和外基体,所述外基体套接于所述内基体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管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基体中的传热通道沿所述冷却工质的流动方向呈波浪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管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基体采用钛合金材质制成,所述外基体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热管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安装孔的周围分布有六个所述传热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热管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为盲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体的工质入口端安装有入口分配箱,所述换热体的工质出口端安装有出口混合箱,所述入口分配箱上设置有工质入口和通孔,所述通孔用于供所述热管穿过后插入所述安装孔,所述出口混合箱上设置有工质出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管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工质入口均匀分布于所述入口分配箱的侧壁,所述工质出口设置于所述出口混合箱的端盖的中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未经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633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