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D打印快速成型无机粉末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76492.7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80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张雷彦;任磊;王春娥;乔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昆仑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6/20 | 分类号: | C04B26/20;C04B35/14;C04B35/622;B33Y7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徐小淇 |
地址: | 710004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印 快速 成型 无机 粉末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D打印快速成型无机粉末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备料;步骤(2)、将上述重量份的主料置于振动混料机中充分混合1‑1.5h;步骤(3)、将混合好的原料压块在800‑900的温度下高温烧结2‑3h;步骤(4)、将烧结好的原料冷却到常温状态,并利用研磨机进行研磨成粉体,将粉体与水和热熔胶置于球磨机内研磨成浆液;步骤(5)、将浆液与纤维基料混合干燥,然后加入助剂进行高速的捏合,并利用螺旋挤出机在高温下熔融共混挤出、造粒得到颗粒。本发明得到的无机粉末材料力学性能强、热稳定性好、阻燃性好、耐候性强,在快速成型领域中能够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用于成型领域的产品韧性强,热变形温度高,综合性能优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快速成型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三D打印快速成型无机粉末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三维(3D)快速成型,也被称为增材制造,基本原理是通过铺设、打印连续的材料层来产生三维物体,三维快速成型设备或三维打印机通过转换物体的三维计算机模型并产生一系列的截面切片来工作,然后打印每个切片,通过每个切片的重叠从而实现三维物体打印成型;
快速成形技术又称快速原型制造(RapidPrototypingManufacturing,简称RPM)技术,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是基于材料堆积法的一种高新制造技术,被认为是近年来制造领域的一个重大成果。它集机械工程、CAD、逆向工程技术、分层制造技术、数控技术、材料科学、激光技术于一身,可以自动、直接、快速、精确地将设计思想转变为具有一定功能的原型或直接制造零件,从而为零件原型制作、新设计思想的校验等方面提供了一种高效低成本的实现手段。即快速成形技术就是利用三维CAD的数据,通过快速成型机,将一层层的材料堆积成实体原型;
现有单一种类的耗材已经无法满足现在市场的需求,我们更希望打印的产品具有更多其他的特性以满足使用需要,这就需要开发具有综合性能优越的无机粉末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D打印快速成型无机粉末材料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单一种类的耗材已经无法满足现使用需求以及综合性能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D打印快速成型无机粉末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备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主料:硅藻土60-78份、玻璃粉40-60份、ABS树脂30-45份、二氧化硅20-35份、氧化镁18-28份、碳化硅6-12份,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辅料:热熔胶10-20份、纤维基料8-15份和助剂3-10份;
步骤(2)、将上述重量份的主料置于振动混料机中充分混合1-1.5h,并将混合后的主料要在100-110度的环境下干燥2-3h;
步骤(3)、将混合好的原料压块在800-900的温度下高温烧结2-3h;
步骤(4)、将烧结好的原料冷却到常温状态,并利用研磨机进行研磨成粉体,将粉体与水和热熔胶置于球磨机内研磨成浆液;
步骤(5)、将浆液与纤维基料混合干燥,然后加入助剂进行高速的捏合,并利用螺旋挤出机在高温下熔融共混挤出、造粒得到颗粒;
步骤(6)、将颗粒冷却到常温状态,并利用研磨机将颗粒研磨成粉体;
步骤(7)、对粉体进行低温烘干,并利于气流磨进行粉碎和分离得到无机粉末。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热熔胶为EVA热熔胶、TPU热熔胶、PES热熔胶和PA热熔胶的任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助剂为偶联剂、分散剂、热稳定剂和流平剂的任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的任一种或两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昆仑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昆仑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64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级多输入并网逆变器的控制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发动机测试用车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