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操作即时消息传送服务的通信设备、存储器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76866.5 | 申请日: | 2015-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30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R.富尔斯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51/046 | 分类号: | H04L51/0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辛鸣 |
地址: | 美国华***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操作 即时消息 传送 服务 通信 设备 存储器 方法 | ||
本申请的各实施例涉及对现有消息传送服务的消息的APP发动的可扩展性。即时消息传送(IM)服务与在计算设备上操作的IM客户端交互,以实施可扩展的平台,个体创作者应用(“app”)可以与该可扩展的平台交互以支持相应的本地和远程设备的用户的各种各样不同的消息传送用户体验。每个IM客户端显露应用编程接口,以供本地创作者app使用来打包内容,IM服务随后将该内容透明地传输到远程设备。远程设备上的IM客户端将包提供给所识别的相关联的远程创作者app,该远程创作者app可以对内容拆包并且使用它来支持针对远程用户的app的定制消息传送体验。创作者app还提供对打包的内容所支持的体验的预览,相应的本地和远程设备上的客户端可以在消息传送历史中利用所述预览和/或将其用作为对创作者app的用户体验的启动点。
本申请是国际申请日为2015年9月2日、于2017年3月3日进入中国国家阶段、国家申请号为201580047590.6、名称为“对现有消息传送服务的消息的APP发动的可扩展性”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背景技术
新的消息传送应用被频繁地引入市场并且经常提供单个独特的特征或差异。这些中的一些成为长期成功,而许多其他的则是短暂的风行一时的东西,它们被迅速地丢弃,以支持别的东西。对用户来说,在采用新的消息传送应用时的一些主要缺点包括需要注册到(sign up for)新的消息传送网络,然后让他们的朋友和联系人也采用它。
提供本背景以介绍以下的概要和详细说明的简要上下文。本背景既不打算帮助确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也不打算被视为将所要求保护的主题限制为解决上文给出的任何或所有缺点或问题的实现。
发明内容
即时消息传送(IM)服务与在计算设备上操作的IM客户端交互以实施可扩展的平台,个体的创作者应用(composer application(“app”))可以与可扩展的平台进行交互以支持相应的本地和远程设备的用户的各种各样不同的消息传送用户体验。每个IM客户端显露应用编程接口(API),其可以由本地创作者app使用来打包(package)内容,IM服务随后将该内容透明地传输到远程设备。远程设备上的IM客户端将包提供给所识别的相关联的远程创作者app,其可以对内容拆包并且使用它来支持针对远程用户的app的定制消息传送体验。创作者app还提供通过打包的内容来支持的体验的预览,相应的本地和远程设备上的客户端可以例如在消息传送历史中利用所述预览和/或将其用作为对创作者app的用户体验的启动点。
有利地,IM服务实施可扩展的消息传送平台,在其上可以构建和操作创作者app,其容易让用户参与新的消息传送特征和体验。用户可以例如使用他们现有的凭证简单地登录到IM服务,然后利用如他们希望的尽可能多的创作者app。这变得让用户容易尝试新的东西,而不必为每个不同的app注册全新的服务,然后说服他们的消息传送联系人(例如,朋友、家人、同事等)也采用该新的服务。本IM服务借用(leverage)其底层消息传输能力和现有用户群体来实施轻量级消息传送app生态系统,其中开发者可以专注于引人注目的特征和用户体验,而不必处理传输机制、用户认证、app部署和其他问题。该生态系统可以相应地流水线化app开发、加速上市时间并提高整体的app采用度。此外,更广泛和更丰富的消息传送特征对于可以在各种体验当中精挑细选的用户变得可用,以使这些消息传送特征迎合其具体需要。
提供本概要来以简化的形式介绍概念的选择,其将在以下的详细说明中进一步描述。本概要既不打算标识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打算用于帮助确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此外,所要求保护的主题不限于解决在本公开的任何部分中指出的任何或所有缺点的实现。可以意识到,上文描述的主题可以被实施为计算机控制的装置、计算机进程、计算系统或者实施为诸如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之类的制品。这些和各种其它特征可以从阅读以下详细说明和对相关联附图的回顾而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说明性环境,其中具有通信能力的设备通过网络进行交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68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