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亲水作用色谱-反相色谱组合二维液相系统及其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77040.0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102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邝江濛;钟启升;刘佳琪;黄海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20;G01N30/89 |
代理公司: | 广州骏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25 | 代理人: | 吴静芝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自由贸易试验***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作用 色谱 组合 二维 系统 及其 分析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亲水作用色谱‑反相色谱组合二维液相系统及其分析方法,该系统包括亲水作用色谱柱、反相色谱柱、检测器、自动进样器、第一泵组件、第二色谱泵、第三色谱泵、混合器、样品环和切换阀;所述第一泵组件与所述亲水作用色谱柱接通,所述第二色谱泵和第三色谱泵分别与所述混合器接通,所述混合器与所述反相色谱柱接通;所述切换阀至少具备以下2种连接状态:连接状态1:将检测器的入口与亲水作用色谱柱的出口接通,并将样品环的两个端口分别与第二色谱泵、混合器接通;连接状态2:将检测器与反相色谱柱接通,并将样品环的两个端口分别与亲水作用色谱柱和系统外接通。该系统可实现对极性差异较大的多组分目标物的一次性分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仪器分析领域,特别是涉及亲水作用色谱-反相色谱组合二维液相系统及其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在代谢组学、环境、农兽残分析等领域,通常需要分析多种目标物质,当各目标物极性差异过大时,则难以用一个方法完成对所有物质的分析。面对这一问题,通常是采用两种分析方法、两种色谱柱(如亲水作用色谱柱和反相色谱柱)分别完成强极性物质和弱极性物质的分析。这样的处理方式耗时耗力,且会产生多一倍的冗余数据,不利于提高分析效率。
在线二维液相色谱系统,是通过管路的连接、阀的切换将不同的特性的色谱柱连接在一起,从而将第一维无法分离的物质导入第二维进一步分析,提高分离度与峰容量。基于原理及连接方式的区别,二维液相色谱系统种类多样。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二维液相色谱系统已越来越多地用于复杂样品的分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亲水作用色谱-反相色谱组合二维液相系统,该系统以切换阀作为连接中枢,将亲水作用色谱与反相色谱连接起来,实现对极性差异较大的多组分目标物的一次性分析。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亲水作用色谱-反相色谱组合二维液相系统,包括亲水作用色谱柱、反相色谱柱、检测器、自动进样器、第一泵组件、第二色谱泵、第三色谱泵、混合器、样品环和切换阀;
所述第一泵组件用于推送载样溶液以及对亲水作用色谱柱梯度洗脱,所述第一泵组件的出口与所述亲水作用色谱柱的入口接通,所述自动进样器设于所述第一泵组件与亲水作用色谱柱之间的连接管路上;
所述第二色谱泵和第三色谱泵用于对反相色谱柱梯度洗脱,所述第二色谱泵的出口通过所述切换阀与所述混合器的入口接通,所述第三色谱泵的出口与所述混合器的入口接通,所述混合器的出口与所述反相色谱柱的入口接通;
所述亲水作用色谱柱的出口、所述反相色谱柱的出口、所述检测器的入口以及所述样品环的两个端口,分别与所述切换阀连接;
所述切换阀通过其位置切换至少具备以下2种连接状态:
连接状态1:所述切换阀将所述检测器的入口与所述亲水作用色谱柱的出口接通,并将所述样品环的一个端口与所述第二色谱泵的出口接通,另一个端口与所述混合器的入口接通;
连接状态2:所述切换阀将所述检测器的入口与所述反相色谱柱的出口接通,并将所述样品环的一个端口与所述亲水作用色谱柱的出口接通,另一个端口连接至系统外。
通过该切换阀的切换,能够先后实现亲水作用色谱模式(第一维)和反相色谱模式(第二维);所述切换阀切换至该连接状态1时,系统的流路可完成亲水作用色谱柱上样或强极性物质分离检测的过程,所述切换阀切换至该连接状态2时,系统的流路可完成弱极性物质收集或弱极性物质分离检测的过程。
本发明所述的亲水作用色谱-反相色谱组合二维液相系统,以切换阀作为连接中枢,将亲水作用色谱柱与反相色谱柱连接起来,所述亲水作用色谱柱具有保留、分离强极性物质的特性,而所述反相色谱柱具有保留、分离弱极性物质的特性。本发明使用简单的硬件设备和连接流路设计得到的所述系统,实现了一针进样完成对弱极性到强极性物质的分离,并可以与紫外检测器或质谱检测技术联用进行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70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