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五元系损伤容限中强钛合金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77238.9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0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曲恒磊;赵永庆;邓超;康彦;庞继明;马小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22C14/00 | 分类号: | C22C14/00;C22C1/03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马小燕 |
地址: | 710016***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五元系 损伤 容限 钛合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五元系损伤容限中强钛合金,由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成分组成:Al 5.6%~6.9%,Zr 2.5%~3.5%,Mo 2.5%~3.5%,Nb 2.5%~3.5%,余量为钛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通过对钛合金中各组分及含量的设计,提高了钛合金的室温和高温强度和塑性性能,增强了钛合金的抗高温氧化性,以及耐酸、耐盐腐蚀性能,该钛合金综合性能优于其它损伤容限钛合金,且不含有对人体有害的V元素,提高了使用安全性,广泛应用于电力工业、海洋环境和生物医疗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钛合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五元系损伤容限中强 钛合金。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上用量最大的钛合金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率先研发的 Ti-6Al-4V钛合金(美国牌号为Gr.5),占到整个钛合金用量的50%以上。 但该主力钛合金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元素钒。因此,需要开发新型的不含易 氧化元素和对人体有害元素且要求制备及力学性能与美国Ti-6Al-4V (ELI)合金相当的钛合金。
损伤容限设计(damage tolerance design)上为了保证含裂纹或可能含 裂纹的重要构件的安全,国际上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并逐步应用一 种现代疲劳断裂控制方法。这种方法的思路是:假定构件中存在着裂纹(依 据无损伤能力、使用经验等假定其初始尺寸),用断裂力学分析、疲劳裂 纹扩展分析和试验验证,保证在定期检查肯定能发现裂纹之前,裂纹不会 扩展到足以引起破坏。用损伤容限设计理念设计的钛合金被称为损伤容限钛合金,如源自美国的Ti-6Al-4V ELI(β退火态,中强),源自前苏联的 低间隙的BT20(即我国的TA15 ELI,中强),源自美国的Ti-62DT (Ti-6-22-22S)以及前苏联的BT9(即中国的TC11,高强)等钛合金。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起意识到损伤容限理念在钛合金设计中的重要 性、并于21世纪初系统地开始该类研究工作。在中强钛合金设计中参考 了国外现有成果,设计了TC4ELI合金,TA15 ELI合金及TC4-DT钛合 金。在高强钛合金设计中,参考Ti-6-22-22S钛合金,设计了TC21钛合金。TC4-DT钛合金的主要成分为Ti-6Al-4V,杂质成分要求介于TC4与TC4ELI之间。TC4-DT的研究难题为:既要达到TC4的强度,又要接近 Ti-6Al-4V ELI的韧性。TC4-ELI(美国牌号Gr.23)为超低间隙的Ti-6Al-4V 合金。TA15 ELI钛合金仿制前苏联的BT20钛合金,名义成分为: Ti-6Al-2V-1Mo-1Zr。从力学性能考察,Ti-6Al-4V ELI厚板在β热处理后 室温抗拉强度小于900MPa、屈服强度不超过800MPa;TA15 ELI钛合金 厚板经两相区退火或β退火后损伤容限性能与AMS4905C规定的 Ti-6Al-4V ELI性能相当。以上钛合金的研究难题均为合金成分的实际控 制,主要是杂质元素的控制。同时上述钛合金均含有对人体不利及抗氧化 性差的钒元素。因此,如何获得在满足损伤容限力学性能的基础上又满足 医学良好生物相容性的钛合金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 五元系损伤容限中强钛合金。该钛合金通过对钛合金中各组分及含量的设 计,提高了钛合金的室温和高温强度和塑性性能,增强了钛合金的抗高温 氧化性,以及耐酸、耐盐腐蚀性能,该钛合金综合性能优于其它损伤容限 钛合金,且不含有对人体有害的V元素,提高了使用安全性,广泛应用于 电力工业、海洋环境和生物医疗领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未经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72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规共聚聚丙烯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热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