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捕船藻水提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77395.X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69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孙进;郭秋芬;许坤鹏;高阳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雷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苗娟 |
地址: | 23004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捕船藻水 提取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磁捕船藻水提取装置,基于蓝藻磁捕船,所述蓝藻磁捕船的前端固定连接集藻平台,所述集藻平台为敞口容纳腔体结构,所述集藻平台的腔体底部设置通孔用于蓝藻入口;所述集藻平台的下方设置取藻泵,取藻泵的进藻口与集藻平台的蓝藻入口连通;所述取藻泵的输送口通过输送管道与蓝藻磁捕船的絮凝槽道连通。本发明突破了传统推流式的藻水提取方法,能较好适用不同环境下的水域进行高效提取藻水,提高蓝藻处理量,同时本发明的工艺过程简单、便于操作,与传统的推流式的藻水提取方法相比,在设备投资上略有增加,但在实现相同蓝藻处理量的条件下,本发明具有处理成本低、输送藻水能力大,效率高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蓝藻打捞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捕船藻水提取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湖泊众多,绝大部分已富营养化,其中有部分蓝藻爆发或曾爆发。如三湖(太湖、巢湖和滇池)是蓝藻年年严重爆发的浅水型湖泊,其它有一部分湖库发生间隔性蓝藻爆发或轻度爆发。
湖泊富营养化依然是我国目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重大水环境问题。研究蓝藻水华的形成机制,对于科学预测湖泊中蓝藻水华的产生,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其带来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环境意义。蓝藻作为河湖水华中常见优势种群,引起的蓝藻事件是目前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国内外都把蓝藻打捞作为藻华防控的主要手段。蓝藻氮含量约占70g/kg、磷含量约占9g/kg(干重),是水生植物中含磷量最高的物种之一。蓝藻转移出水不仅消除了后续发生蓝藻水华的“藻种”种源,更是削减内源污染、特别是削减蓝藻生长限制因子——总磷污染的主要途径。因此,着力推进内源整治,重点应放在开发和应用蓝藻水华防控的先进工程技术把蓝藻打捞出水。
水华集聚看似湖面蓝藻生物量的急剧增加,实际上是藻细胞垂直位置的变化引起的视觉现象。在光温等自然条件合适时,大量藻细胞上浮聚集便形成藻华湖泛。这就决定了藻华湖泛常常是突发性、区位不固定,又具有随风漂浮的特征。理想地,蓝藻打捞反应要快,装备要求能追踪水华发生的水域,且处理量要大、藻/水分离效率要高,方可有效地应急对该水域藻华的处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磁捕船藻水提取装置,可高效提取藻水,提高蓝藻处理量,同时本发明的工艺过程简单、便于操作,输送藻水能力大,效率高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磁捕船藻水提取装置,包括:
基于蓝藻磁捕船,所述蓝藻磁捕船的前端固定连接集藻平台,所述集藻平台为敞口容纳腔体结构,所述集藻平台的腔体底部设置通孔用于蓝藻入口;
所述集藻平台的下方设置取藻泵,取藻泵的进藻口与集藻平台的蓝藻入口连通;
所述取藻泵的输送口通过输送管道与蓝藻磁捕船的絮凝槽道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集藻平台的内部形状为坡状、漏斗状、酒杯状、碗状的其中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集藻平台通过提升钢构固定在蓝藻磁捕船的前端。
进一步的,还包括升降丝杆机,所述升降丝杆机固定在提升钢构上,所述升降丝杆机竖直设置,升降丝杆机的底部与集藻平台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连接支撑件,所述升降丝杆机和集藻平台之间通过连接支撑件焊接进行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集藻平台的底部设置两个通孔,分别为取藻平台进藻口一和取藻平台进藻口二;
每个通孔下方对应连通一个取藻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雷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雷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73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