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麻胎漆器的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77545.7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5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想 | 申请(专利权)人: | 闽侯县荆溪华韵漆升工艺品工作室 |
主分类号: | B28B11/00 | 分类号: | B28B11/00;B28B11/04;B28B11/08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 35001 | 代理人: | 张红艳 |
地址: | 350100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麻 漆器 制作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麻胎漆器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流程:S1洗刷晾晒麻布;S2:裱布塑型;S3:打磨;S4:刮粗灰;S5:刮中灰;S6:刮中细灰;S7:刮细灰;S8:上生漆;S9:上色漆;依照此工艺制程的漆器可以根据要求进行任意的裁切,不会对胎体造成破坏;漆器重量较轻,便于搬用、运输或上墙悬挂,并且漆器及其上的作品能够保存较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漆器制作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麻胎漆器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一般称为“漆器”。生漆是从漆树割取的天然液汁,主要由漆酚、漆酶、树胶质及水分构成。用它作涂料,有耐潮、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殊功能,又可以配制出不同色漆,光彩照人。在中国,从新石器时代起就认识了漆的性能并用以制器。历经商周直至明清,中国的漆器工艺不断发展,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中国的炝金、描金等工艺品,对日本等地都有深远影响。漆器是中国古代在化学工艺及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
传统的漆器都具有胎体,或在胎体上进行塑型,后期脱胎制作。有胎体的漆器一般选用木质胎体。但是用木质胎体制作的漆器时间久后容易开裂;碰撞后外层漆容易剥落,暴露出木质胎体;而且是一次性成型,无法进行后期的裁剪加工(裁剪后会漏出木质胎体,还需要进行补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麻胎漆器的制作工艺,此工艺的优点:相比实木漆器的产品而言,不会出现开裂的情况;依照此工艺生产出来的漆器结合力较强,轻微碰撞之后,不容易出现外层漆面脱落的现象;漆器还可以根据要求进行任意的裁切,不会对胎体造成破坏;制作出的漆器重量较轻,便于搬用、运输或上墙悬挂,并且漆器及其上的作品能够保存较久。
一种麻胎漆器的制作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洗刷晾晒麻布:将整匹麻布浸泡到水中洗刷,然后拿出晾晒;
S2:裱布塑型:将生漆与面粉调拌均匀,再加入水充分融合,然后将混合物均匀地刮表在麻布上,进行形体塑造,造型塑造好后,将其放入荫房阴干;
S3:打磨:将阴干后的造型用第一砂纸进行打磨;
S4:刮粗灰:将粗瓦灰与生漆混合且搅拌均匀,再加入水充分融合,配制成粗瓦灰漆;将所述粗瓦灰漆铺设涂抹在S3所述造型的表面上,铺设完后进行阴干,阴干后用第二砂纸将造型面打磨平整;
S5:刮中灰:将中瓦灰与生漆混合,搅拌均匀,再加入水充分融合,配制成中瓦灰漆;将所述中瓦灰漆铺设涂抹在S4所述造型的表面上,铺设完后进行阴干,阴干后再用第三砂纸将铺设有所述中瓦灰漆的造型面打磨平整;
S6:刮中细灰:将中瓦灰与细瓦灰混合,再加入生漆搅拌均匀,而后加入水充分融合,配制成中细瓦灰漆;将所述中细瓦灰漆铺设在S5所述造型的表面上,铺设完后进行阴干,阴干后再用第四砂纸将铺设有中细瓦灰漆造型面打磨平整;
S7:刮细灰:将细瓦灰与生漆混合,搅拌均匀,再加入水充分融合,配制成细瓦灰漆;将所述细瓦灰漆铺设在S6所述造型的表面上,铺设完后进行阴干,阴干后再用第五砂纸将铺设有细瓦灰漆造型面打磨平整;
S8:上生漆:将生漆涂刷在S7所述造型的表面上,涂刷完成后进行阴干,阴干后再用第六砂纸将涂刷有生漆造型以水磨的形式打磨平整;
S9:上色漆:将生漆与物质粉混合,调合成色漆,将所述色漆涂刷在S8所述造型的表面上,涂刷完成后进行阴干,阴干后再用第七砂纸将涂刷有色漆的造型以水磨的形式进行打磨。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生漆、面粉和水的重量比为7:2:3。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粗灰、生漆和水的重量比为44:7: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闽侯县荆溪华韵漆升工艺品工作室,未经闽侯县荆溪华韵漆升工艺品工作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75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锁定钢轨抵压梁的锁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食品检测的果肉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