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轻烃裂解装置中干燥器的再生系统及其再生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78242.7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0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杨卫东;胡鹏;冯阳;李东良;赵启鹏;薛苗;李金楼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石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34 | 分类号: | B01J20/34;B01D53/26;B01D53/02;C10L3/00;F26B21/00;F28D7/08 |
代理公司: | 丽水创智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8 | 代理人: | 单拯 |
地址: | 222065 江苏省连云港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裂解 装置 干燥器 再生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烃裂解装置中干燥器的再生系统及其再生方法,再生系统包括再生气供气装置、进出料换热器、加热器、干燥器、出口冷却器和气液分离罐;再生气供气装置的出气口设有两路管线,一路与干燥器的进气口直接相连,另一路依次通过进出料换热器、加热器后连接至干燥器的进气口;干燥器的出气口依次与进出料换热器、出口冷却器、气液分离罐相连;气液分离罐顶部的气相出口连接至燃料气系统,气液分离罐底部的液相出口连接至凝液回收装置。所述轻烃裂解装置中干燥器的再生方法,主要包括冷吹、热吹、冷吹三个步骤。本发明提供的轻烃裂解装置中干燥器的再生系统及其再生方法具有安全、有效、节能等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轻烃裂解装置中干燥器的再生系统及其再生方法,属于化工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乙烯作为化工行业的龙头,它的产量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发展水平。近年来各种生产乙烯的装置不断地被建设,要想装置能够在众多装置中长久的生存下去,降低装置能耗无疑成为了重点工作。所以在各大乙烯装置中,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改革,探寻出一条可以降低装置能耗的道路便至关重要。
随着轻烃裂解制备乙烯的工艺日渐成熟,传统石脑油裂解、MTO工艺便不断地面临着考验。因为相比较以上这两种工艺轻烃裂解工艺单程能耗更低、收率更高,所以从工艺本身已经占据了优势。可是随着原油价格的持续波动,石脑油裂解工艺的原料成本不断降低,从而导致装置成本不断降低,为装置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力。为了保证轻烃裂解的优势能长久的存在,各家轻烃裂解工艺的供应商以及各个装置的相关技术人员便不断研究、改造、完善现有流程,争取让现有的工艺更加节能,从而更具有竞争力。
干燥器作为乙烯生产装置中的基本组成部分,其需要定期再生以保证好的干燥效果。现有技术中有一些关于干燥器再生的报道。如申请号为201320800686.3的实用新型中公开了一种节能型无损耗空气再生干燥器,包括多个阀门、管道、吸附干燥塔,所述阀门由PLC程控器控制开关,可对湿空气进行再生干燥,采用低能耗外加热型吸附方式,产生的高温空气可吸出干燥剂里的水分,将其带出干燥机。高温空气经再生气冷却器冷却后,析出空气中的水分,再经气水分离器,将水分完全析出。此种外加热型吸附式干燥机不需要消耗压缩空气,即再生气消耗量为0%,是一种做到气体零损耗的新型节能装置。具有操作简单、可靠,使用方便,节能等特点。又如申请号为201720996098 .X的实用新型中公开了一种涉及分子筛干燥系统的再生气余热回收节能装置,由分子筛脱水塔、再生气换热器、再生气冷却器、再生气加热器、再生气分离器和干燥原料气进气管道组成,其结构关系是,再生气换热器管程与再生气加热器相连,其壳程与再生气冷却器相连,再生气冷却器与再生气分离器连接;再生气分离器出口一端通过气动调节阀一与气体回收管道相连,另一端通过球阀与排水管道相连;分子筛脱水塔一端与再生气换热器壳程连接,其中间有气动轨道球阀一,另一端与再生气加热器相连,其中间安装有温度控制器和气动轨道球阀二。
然而,由于轻烃裂解生产系统的特殊性,上述现有技术中提供的干燥器再生系统和再生方法均不适用,一方面无法对干燥器进行最大程度的再生利用,另一方面也无法避免再生过程中造成的能量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装置的能耗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有效、节能的轻烃裂解装置中干燥器的再生系统及其再生方法。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轻烃裂解装置中干燥器的再生系统,所述再生系统包括再生气供气装置、进出料换热器、加热器、干燥器、出口冷却器和气液分离罐;所述再生气供气装置的出气口设有两路管线,一路与所述干燥器的进气口直接相连,另一路依次通过进出料换热器、加热器后连接至所述干燥器的进气口;所述干燥器的出气口依次与所述进出料换热器、出口冷却器、气液分离罐相连;所述气液分离罐顶部的气相出口连接至燃料气系统,所述气液分离罐底部的液相出口连接至凝液回收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石化有限公司,未经连云港石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82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