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桨系统器件检测方法、系统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78287.4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406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苏晓玺;徐伟;钱毅泽;贾红福;岳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金风慧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3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吴崇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经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 器件 检测 方法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桨系统器件检测方法、系统及介质。其中,变桨系统器件包括待测充电器,待测充电器通过接触器组件中的供电接触器与供电电源连接,待测充电器通过接触器组件中的充电接触器与储能组件连接,储能组件通过接触器组件中的放电接触器与放电组件连接,变桨系统器件检测方法包括:向接触器组件中的目标接触器发送第一控制指令,第一控制指令用于控制目标接触器处于目标状态;接收目标接触器反馈的第一状态信号;在第一状态信号不是目标状态信号的情况下,确定目标接触器发生故障,目标状态信号为目标状态对应的状态信号。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能够避免因检测设备的失效而对变桨系统器件故障造成误判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器件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桨系统器件检测方法、系统及介质。
背景技术
变桨系统作为风力发电机组的重要核心组成,可以控制桨叶角的位置,保证风力发电机组安全运行。由于风力发电机组大多处于整个电网的末端,且电网质量较差,所以容易造成变桨系统器件失效,为了节约成本,需要将失效的器件进行维修,并在检测合格后继续使用。另外,变桨系统器件在新品出厂时,也需要对其进行质量检测。
而在目前,在检测变桨系统器件时,可能会因检测设备的失效而对变桨系统器件故障造成误判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变桨系统器件检测系统、方法及介质,能够解决因检测设备的失效而对变桨系统器件故障造成误判断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变桨系统器件检测方法,变桨系统器件包括待测充电器,待测充电器通过接触器组件中的供电接触器与供电电源连接,待测充电器通过接触器组件中的充电接触器与储能组件连接,储能组件通过接触器组件中的放电接触器与放电组件连接,该方法包括:
向接触器组件中的目标接触器发送第一控制指令;其中,第一控制指令用于控制目标接触器处于目标状态;
接收目标接触器反馈的第一状态信号;
在第一状态信号不是目标状态信号的情况下,确定目标接触器发生故障;其中,目标状态信号为目标状态对应的状态信号。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桨系统器件检测系统,变桨系统器件包括待测充电器,该系统包括:
检测设备,检测设备包括接触器组件、储能组件和放电组件,接触器组件包括供电接触器、充电接触器和放电接触器,供电接触器分别与供电电源和待测充电器连接,充电接触器分别与待测充电器和储能组件连接,放电接触器分别与储能组件和放电组件连接;
控制设备,控制设备与接触器组件通信连接,用于控制接触器组件中的目标接触器处于目标状态,以及用于接收目标接触器反馈的第一状态信号,并且在第一状态信号不是目标状态信号的情况下,确定目标接触器发生故障;其中,目标状态信号为目标状态对应的状态信号。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变桨系统器件检测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变桨系统器件检测方法、系统及介质,能够通过控制检测设备中的各个接触器处于不同的状态,使待测充电器和储能组件处于不同的工作状态,实现对待测充电器的检测,在对待测充电器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在控制任意接触器处于目标状态后,如果被控制的接触器所反馈的状态信号不是目标状态对应的目标状态信号,则可以确定该被控制的接触器发生故障,进而可以确定检测设备失效,由此,可以避免因检测设备的失效而对变桨系统器件故障造成误判断,提高变桨系统器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金风慧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金风慧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82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