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复杂起伏地表的陆上地震数据全波形反演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78692.6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40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李萌;胡英;王春明;首皓;张才;崔栋;王棣;侯思安;秦楠;张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G01V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涛;汤在彦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复杂 起伏 地表 陆上 地震 数据 波形 反演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复杂起伏地表的陆上地震数据全波形反演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对目标工区进行非规则网格离散,以生成所述目标工区的几何模型;根据所述几何模型对所述目标工区进行正演模拟,以生成正演模拟数据;根据所述正演模拟数据求解目的工区的匹配波场的目标函数以及伴随震源,以生成伴随震源场;根据所述目标工区非规则网格下的速度模型以及所述伴随震源场生成所述伴随震源场的多尺度反向传播波场;根据所述多尺度反向传播波场更新所述速度模型。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适用于复杂起伏地表的陆上地震资料全波形反演方法,可提高陆上双复杂探区深度域速度建模精度,从而改善成像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质勘探与油气勘探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地震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复杂起伏地表的陆上地震数据全波形反演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陆上中西部地区具有广阔的山前推覆构造带,成藏条件优越,赋存大量油气资源,整体探明程度低,是油气勘探突破的重点领域。山前带勘探区通常位于盆山过渡带,具有复杂地表、复杂地下构造的双复杂地质结构特征,地震采集难度大,各类干扰波广泛发育,地震数据品质低,地震成像精度低,提高双复杂探区地震成像精度是当前地震成像处理技术攻关与创新研究的主要方向。实现复杂构造成像的核心方法是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的准确性极大的依赖于深度域速度建模的可靠性。但是,双复杂探区存在地形起伏剧烈,地表出露岩性变化快,近地表厚度、速度横向变化大,地下构造破碎,断层发育,地层倾角大,产状变化多,速度横向变化剧烈,局部垂向速度反转等复杂地震地质特征,现有速度建模技术对复杂地质条件适应性差,难以为双复杂探区构建可靠的深度域速度模型,亟待发展适应陆上双复杂构造特征的速度反演建模新技术以提高深度域速度建模的可靠性和成像质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复杂起伏地表的陆上地震数据全波形反演方法及装置,能够有效适应复杂起伏的地表条件,有效反演复杂变化的速度结构特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复杂起伏地表的陆上地震数据全波形反演方法,包括:
对目标工区进行非规则网格离散,以生成所述目标工区的几何模型;
根据所述几何模型对所述目标工区进行正演模拟,以生成正演模拟数据;
根据所述正演模拟数据求解目的工区的匹配波场的目标函数以及伴随震源,以生成伴随震源场;
根据所述目标工区非规则网格下的速度模型以及所述伴随震源场生成所述伴随震源场的多尺度反向传播波场;
根据所述多尺度反向传播波场更新所述速度模型。
一实施例中,所述对目标工区进行非规则网格离散,以生成所述目标工区的几何模型包括:
解析所述目的工区的地震数据,以获取所述地震数据的局部坐标采集观测系统;所述局部坐标采集观测系统包括:震道对应的炮号、震源点坐标、震源点高程、震源点深度、检波点坐标以及检波点高程;
根据所述震道对应的炮号、震源点坐标、震源点高程、震源点深度、检波点坐标以及检波点高程,计算所述目标工区的地表坐标;
利用非规则网格离散方法,根据所述地表坐标以及工区范围生成所述目标工区的几何模型。
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几何模型对所述目标工区进行正演模拟,以生成正演模拟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地震数据求取地震子波;
利用阻尼间断伽辽金数值模拟方法,根据所述地震子波、所述速度模型、所述目标工区非规则网格下的密度模型、非规则网格节点、有限元数据以及所述地震子波对所述目标工区进行正演模拟,以生成多尺度正演模拟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86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