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78724.2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106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滕用进;刘晓莉;邱英彰;林丽敏;高娇;黄庭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H01L2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冯伟 |
地址: | 36110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阵列 显示 面板 显示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该阵列基板中,开关阵列层设置在第一基板上并且包括多个晶体管;像素电极层包括多个像素电极并且像素电极与晶体管的漏极通过过孔电连接;色阻阵列层包括多个色阻且色阻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边与第二边。其中,第一边包括第一凹部,第二边包括第二凹部;沿第一方向相邻设置的两个色阻中,一个色阻的第一凹部与另一个色阻的第二凹部相对设置;并且相对设置的第一凹部及第二凹部沿第二方向的投影与过孔沿第二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交叠,第二方向与阵列基板的厚度方向平行。本申请提供的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能够实现曲面显示同时具备良好的显示效果以及制备良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因其成熟的工艺及较低的成本,依然是显示技术领域的主流显示技术。随着人们对大显示屏的追求,方便携带的柔性显示屏及可折叠显示屏成为人们追求的热点。但是将目前最为成熟的液晶显示设计为柔性显示屏或者可折叠显示屏仍然存在不少难点。
液晶显示是在两个相对的基板之间注入液晶分子形成液晶盒,液晶分子的旋转状态可以控制液晶盒一侧的背光能否通过液晶盒到达出光面。但是由于背光为白光,因此需要在一个基板上设置色阻,以将白光转换为其他颜色的光。但是,现有技术中通常将色阻设置在一个基板上,比如,设置在彩膜基板上,将传递信号的金属走线设置在另一个基板上,那么在液晶显示屏弯折形成柔性显示屏或者可折叠显示屏的过程中,部分像素对应的色阻与该像素对应的金属走线之间会存在偏位,从而影响正常的显示。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解决以上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阵列基板,该阵列基板包括第一基板、开关阵列层、像素电极层。其中,开关阵列层设置在第一基板上并且包括多个晶体管;像素电极层包括多个像素电极并且像素电极与晶体管的漏极通过过孔电连接;色阻阵列层包括多个色阻且色阻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边与第二边。其中,第一边包括第一凹部,第二边包括第二凹部;沿第一方向相邻设置的两个色阻中,一个色阻的第一凹部与另一个色阻的第二凹部相对设置;并且相对设置的第一凹部及第二凹部沿第二方向的投影与过孔沿第二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交叠,第二方向与阵列基板的厚度方向平行。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如第一方面提供的阵列基板;显示面板还包括对置基板及液晶层,对置基板与阵列基板相对设置,并且液晶层设置在对置基板与阵列基板之间。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第二方面提供的的显示面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中,将色阻层制备在阵列基板上,可以避免对应的显示面板在弯曲的过程中,色阻与对应子像素之间发生偏移导致漏光以及色彩显示混乱的问题。此外,本申请提供的色阻设计可以适用于高像素密度的设计并且能够保证色阻的制备良率。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色阻设计,在制作色阻的过程中,掩膜版的遮光区域之间的距离增加,避免了曝光过程中光的衍射,从而能够得到设计的色阻形状。同时,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色阻设计,在显影的过程中,需要去除的光刻胶位于固化后的光刻胶的边缘外置,因此可以充分接触显影液被完全显影掉;在刻蚀过程中,需要被刻蚀掉的那部分色阻位于色阻的边缘位置,因此可以充分接触刻蚀液被完全刻蚀掉;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色阻设计减低了色阻的开孔难度,进而提高了像素电极与晶体管连接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阵列基板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MN方向的一种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87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