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铬合金石墨钢型钢成品轧辊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79015.6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4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裴力军;蒋志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力创轧辊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27/02 | 分类号: | B21B27/02;B21B3/00;B21B1/095;C22C38/00;C22C38/02;C22C38/04;C22C38/44;C22C38/46;C22C38/48;C22C38/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合金 石墨 型钢 成品 轧辊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新型铬合金石墨钢型钢成品轧辊,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上辊和下辊,所述的上辊上沿长度方向均匀设置若干环形开口槽,所述的下辊上沿长度方向对应环形开口槽位置处均设置环形凸起,所述的环形凸起嵌入设置在环形凹槽内,所述的环形凸起与环形开口槽之间的间距形成槽钢轧制截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铬合金石墨钢型钢成品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辊的两端均固定设置第一轴承档,所述的第一轴承档一端固定第一连接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铬合金石墨钢型钢成品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辊的两端均固定设置第二轴承档,所述的第二轴承档一端固定第二连接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铬合金石墨钢型钢成品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凸起与环形开口槽之间的间距为槽钢横截面的厚度。
5.一种新型铬合金石墨钢型钢成品轧辊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生产步骤:S1、优化配置化学成分:C:1.60%~1.80%、Si:1.40%~1.60%、Mn: 0.40%~0.80%、Cr: 4.00%~8.00%、P:≤0.030%、S≤0.025%、Ni: 2.00%~3.00%、Mo:0.40%~0.60%、V:0.10%~0.30%、Nb:0.10%~0.30%、Re≤0.10%;S2、熔炼纯净钢水:钢水温度至1380℃~1420℃时加入造渣剂,搅拌后,脱硫和杂质元素;然后扒渣,接着升温50℃~80℃,再加入工业碱和除硫除氧剂;是钢水中碱性保持在5%~7%内控制钢水氧化;S3、钢水温度至液相温度+80℃~83℃时出钢球化处理,处理完毕后,加入CaSi0.40%~0.50%进行孕育,除渣后在钢水包内吹入氩气,观察钢水翻腾程度;再轻吹让微细渣上浮,停止氩气吹入5~10min浇注;S4特殊热处理;S5、采用车床车削加工成轧辊成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铬合金石墨钢型钢成品轧辊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4中特殊热处理包括如下工艺步骤:S11、扩散退火:轧辊采用热开箱,轧辊温度在型内至500℃~600℃时开出,装入预热成型至相同温度的炉内,恒温3~5h,然后以20℃~30℃/h的速度直升到1050℃~1100℃,保温20~40h,在台车上冷却;S22、球化处理:轧辊在台车上冷却至400℃~500℃进炉升温,升温速度为20℃~30℃/h,至780℃~850℃时,保温15~30h炉冷;S33、正火:炉冷至500℃,以20℃~30℃/h速度冷却;然后出炉空冷至常温装炉,以10℃~30℃/h升温,辊温升至920℃~950±15℃时;保温时间为辊身直径每25mm保温1h,然后轧辊在架子上冷却,架子离地面≥800mm,辊距≥2m;S44、回火:轧辊空冷至200℃~400℃装炉回火,回火时升温速度20℃~30℃/h,辊温至530℃~580℃,保温4~10h,然后炉冷;炉冷速度20℃~30℃/h,至200℃出炉空冷。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铬合金石墨钢型钢成品轧辊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2中造渣剂由CaO:55%~65%、Fe2O3: 0.3%~1.6%、K2O:3.3%~6.3%和碎玻璃混合碾制而成的混合物。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铬合金石墨钢型钢成品轧辊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5中轧辊成品的辊面硬度为65~75HSD,辊面至孔型槽底落差≤2HSD。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铬合金石墨钢型钢成品轧辊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5中轧辊成品抗拉强度≥550MPa。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铬合金石墨钢型钢成品轧辊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5中轧辊成品金相基体组织为:球状石墨、细粒状金属型碳化物、贝氏体和马氏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力创轧辊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力创轧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901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