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计算机的信息传输模块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79022.6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9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杨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汇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8 | 分类号: | H01R13/58;H01R13/52;H01R13/74;G06F1/16 |
代理公司: | 南京禾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0 | 代理人: | 宋萍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计算机 信息 传输 模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计算机的信息传输模块,包括计算机和设置在计算机右侧的数据接口,数据接口安装在计算机右侧的数据接口安装槽的槽口中,且数据接口为一个截面为矩形的管状结构,且其接口的内侧设置有接口座,接口座上分别设置有红、白、绿、黑四线的接线头,且数据接口中插入有数据接头,数据接口的后端上下侧壁上均开设有转动槽;通过将计算机上的数据接口活动设置在计算机上,并在数据接口的两侧设置呈人字形的弹性片结构,并在弹性片结构的间隙件设置支撑弹簧,从而通过其对数据接口处进行保护,然其接口处的数据接头在受到斜向拉扯力的时候,其可以有效的对拉扯力进行卸载,从而避免其连接处直接受力而出现损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计算机的信息传输模块。
背景技术
计算机俗称电脑,是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
而每台电脑,无论台式机还是笔记本,里里外外都有许多接口和插槽,传统的计算机信息传输接口都是直接裸露的,而计算机的工作环境较为多样化,复杂的工作环境中难免有不少的灰尘弥漫,计算机接口内静电弥漫吸引灰尘进入,这就导致很多计算机信息传输接口布满灰尘以至于计算机信息传输接口不能正常传输数据,并且传统的计算机信息传输接口较为简单,其外接线在受到外力牵扯时,很容易导致接线口处直接受力而导致接口以及接头处受损而影响其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计算机的信息传输模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计算机的信息传输模块,包括计算机和设置在计算机右侧的数据接口,所述数据接口安装在计算机右侧的数据接口安装槽的槽口中,且数据接口为一个截面为矩形的管状结构,且其接口的内侧设置有接口座,所述接口座上分别设置有红、白、绿、黑四线的接线头,且数据接口中插入有数据接头,所述数据接头的末端连接有数据线,所述数据接口的后端上下侧壁上均开设有转动槽,其转动槽为截面呈凸字型的槽口结构,且其槽口中设置有转动件。
优选的,所述数据线与数据接头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保护线圈,所述保护线圈为数据接头末端处一体成型的环形片状结构,且其均匀设置有多组,且相邻两结构件留有间隙。
优选的,所述转动件由转杆、下位转板和上位转板所构成,所述下位转板转动设置在,数据接口上下侧壁上所开设的转动槽中,且上位转板转动安装在数据接口安装槽上下侧壁所开设的转孔中。
优选的,所述数据接口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弹性片,所述弹性片为呈人字型的板材结构,且其材质为弹簧钢。
优选的,所述弹性片的开口端部设置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在单块弹性片的两侧板材之间均设置有两列三行,共计六根。
优选的,所述数据接口的管体前表面开设有防尘板安装腔,所述防尘板安装腔的腔体底面开设有导杆槽,所述导杆槽在防尘板安装腔的腔体底面共设置有六个,且其槽口中均活动设置有导杆,所述导杆的前端设置有防尘板。
优选的,所述防尘板的板体由内支撑层、内橡胶层和外橡胶层所构成,所述内支撑层为矩形框体结构的钢材质薄板,所述内橡胶层的外表面与其内表面固定胶接,所述外橡胶层的内表面与其外表面固定胶接,所述防尘板的长度小于防尘板安装腔的腔体深度。
优选的,所述导杆的杆体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防尘板安装腔的腔体底面固定连接,且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防尘板位于防尘板安装腔一侧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数据接口的前端的外侧表面设置有防尘胶垫,所述防尘胶垫呈一个矩形框体结构,且其框体的内表面与数据接口的外侧壁固定胶接,且其框体外径大小与数据接口安装槽的槽口截面大小相吻合,且框体的两端侧壁的厚度与弹性片中所固定的支撑弹簧的长度相吻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汇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汇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90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