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跨孔超声波法探测地下管道埋深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79249.0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8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楼国长;孙红心;沈晓武;张秉政;刘敏;胡臻荣;张鹏;张鑫;郑慧华;吴斌;陈春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工程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7/00 | 分类号: | G01B17/00;G01V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2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声波 探测 地下管道 方法 | ||
1.一种跨孔超声波法探测地下管道埋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初步探测地下管道(1)位置和埋深;
S2,钻机成孔,在地下管道的两侧钻孔(2);
S3,埋设声测管(3),将两个声测管(3)一一对应埋设于地下管道两侧的钻孔(2)中,声测管(3)互相平行;
S4,测点,沿声测管(3)的轴向选取若干声测点,将超声波检测分析仪(4)的接收换能器(41)与发射换能器(42)分别放置于两个声测管(3)内,测量若干声测点的超声波声速和波幅;
S5,地下管道深度计算,以声测点为纵轴,以声测点对应的声速和波幅为横轴生成超声波波列图,根据超声波波列图计算出地下管道的埋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孔超声波法探测地下管道埋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所述声测管(3)的材质为PVC管或铁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孔超声波法探测地下管道埋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所述声测管(3)的外径为50mm-76mm,所述声测管(3)的内径为40mm-5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孔超声波法探测地下管道埋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所述声测管(3)的下端一体设有封板(31),所述声测管(3)的上端设有盖板(3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孔超声波法探测地下管道埋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相邻声测点的间距不大于1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孔超声波法探测地下管道埋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靠近所述声测管(3)管口的地面上设有导向定滑轮(5),所述导向定滑轮(5)远离声测管(3)的一侧还设有电子计米器(6),所述超声波检测分析仪(4)的接收换能器(41)与发射换能器(42)的连接导线(43)依次经电子计米器(6)与导向定滑轮(5)伸入至声测管(3)内;
所述超声波检测分析仪(4)的线轴通过电子计米器(6)收放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孔超声波法探测地下管道埋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所述声测管(3)内滑移连接有夹持组件(7);
所述夹持组件(7)包括滑移连接于声测管(3)内的基板(71)、一体设于基板(71)一端的支撑板(72)、滑移连接于基板(71)上且配合支撑板(72)夹持接收换能器(41)或发射换能器(42)的夹持板(73)和设于支撑板(72)与夹持板(73)之间的弹性件(7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跨孔超声波法探测地下管道埋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71)远离支撑板(72)的一侧设有滑块(712),所述声测管(3)的内侧壁上一体设有导向轨(33),所述滑块(712)滑移连接于导向轨(33)上;
两所述基板(71)上的支撑板(72)呈相对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跨孔超声波法探测地下管道埋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71)靠近夹持板(73)的一侧设有滑轨(711),所述夹持板(73)上开设有滑槽(731),所述滑轨(711)穿设于滑槽(731)内且与滑槽(731)滑移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跨孔超声波法探测地下管道埋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72)靠近夹持板(73)的一侧开设有供接收换能器(41)或发射换能器(42)的一端嵌设的定位槽(721),所述夹持板(73)靠近支撑板(72)的一侧开设有供接收换能器(41)或发射换能器(42)的另一端嵌设的嵌设槽(7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工程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工程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924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粉煤环流热解反应器
- 下一篇:一种矿渣基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