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水泥基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79307.X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0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吴成清;徐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26 | 分类号: | C04B28/26;B28C5/4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泥 超高 性能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非水泥基超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原料组分:矿粉、硅灰、粉煤灰、硅微粉、细砂、中砂、粗砂、硅酸钠溶液、氢氧化钠、高效减水剂和钢纤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泥基超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每立方米所述非水泥基超高性能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矿粉500~1500份、硅灰50~200份、粉煤灰80~240份、硅微粉60~240份、细砂500~1200份、中砂150~600份、粗砂100~450份、硅酸钠溶液300~1400份、氢氧化钠20~200份、高效减水剂3~15份和钢纤维100~400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水泥基超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粉为S95级,密度为2.8~2.9g/cm3;所述硅灰含有二氧化硅,所述二氧化硅在硅灰中的重量百分含量≥95%,所述硅灰平均粒径为0.1μm。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水泥基超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煤灰为Ⅰ级或Ⅱ级灰;所述硅微粉含有二氧化硅,所述二氧化硅在硅微粉中的重量百分含量为85%,所述硅微粉粒径为0.1~0.3μm。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水泥基超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砂的细度为70~110目,所述中砂的细度为40~70目,所述粗砂的细度为20~40目。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水泥基超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酸钠溶液中硅酸钠的固体含量为30.4%;所述高效减水剂为聚羧酸类高效减水剂,所述聚羧酸类高效减水剂的减水率≥35%;所述钢纤维的长度为6~15mm,直径为0.12mm,每立方米非水泥基超高性能混凝土含有体积率为2%的钢纤维。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非水泥基超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水泥基超高性能混凝土的7天抗压强度≥120MPa,所述非水泥基超高性能混凝土的28天抗压强度≥160MPa。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非水泥基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矿粉、硅灰、粉煤灰、硅微粉、细砂、中砂和粗砂按比例混合,形成A组分;将硅酸钠溶液、氢氧化钠和高效减水剂按照比例混合,形成B组分;
(2)将步骤(1)所述A组分置于搅拌机中搅拌混合3~5分钟后,再将步骤(1)所述B组分加入搅拌机中搅拌混合1~2分钟,待混合料成为浆体时,均匀加入钢纤维,继续搅拌,待混合均匀后停止搅拌,得到非水泥基混凝土拌合物;
(3)将步骤(2)所述非水泥基混凝土拌合物装入试模中,振动2min,获得所述非水泥基超高性能混凝土的试件,将所述试件在室温下放置24h后拆模,然后放置于标准大气压下养护,即可获得所述非水泥基超高性能混凝土。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非水泥基超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物的初凝时间范围为10~1440min。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水泥基超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物采用1模硅酸钠溶液的初凝时间为10~26min,采用2模硅酸钠溶液的初凝时间为40~68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大学,未经广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930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公路施工用沥青路侧边挡石安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混酸分离回收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