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珍珠贝肉破壁液的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79389.8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3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欣;庞永中;庞雁;庞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能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3/15 | 分类号: | A23L33/15;A23L33/10;A23L2/02;A23L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刘瑶云;陈伟斌 |
地址: | 524000 广东省湛江市奋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珍珠贝 肉破壁液 口服液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食品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珍珠贝肉破壁液的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该口服液将新鲜珍珠贝肉进行酶解破壁后,添加凤梨果汁调整溶液pH为3.2~3.4,可以显著提高天然牛磺酸的稳定性,再结合维生素C减少牛磺酸被氧化,制备得到的口服液在常温放置9个月后还能保持90%以上的牛磺酸含量,稳定性好,果汁的酸甜也赋予了口服液独特的风味,感官评价较高;并且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容易控制,适用于大规模产业化生产,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含有珍珠贝肉破壁液的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牛磺酸是一种含硫的非蛋白质结构氨基酸,在视网膜、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肝胆系统以及生殖与发育等方面,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以及抗心动失常、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以及促进大脑发育等功效。由于人体只能有限地合成牛磺酸,因此从膳食中摄取牛磺酸就显得非常重要,婴儿如果缺乏牛磺酸,会发生视网膜功能紊乱与生长、智力发育迟缓。
目前国际市场上从天然物提取的牛磺酸的价格远高于合成品,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牛磺酸在鱼、贝类中含量十分丰富,软体动物中尤甚,可以说海洋生物是牛磺酸的天然宝库。如珍珠贝肉细胞中就含有丰富的天然牛磺酸,将其细胞破壁后,天然牛磺酸在细胞破壁溶液中,饮用后可直接吸收。如中国专利申请CN1151290A公开了一种水解珍珠贝肉及其类似物并制成口服液的方法,该口服液将珍珠贝肉先利用自身的酶进行水解,然后再利用番木瓜、菠萝中的天然蛋白酶对珍珠贝肉进行蛋白酶解,经过过滤、调味、除腥等步骤制备得到口服液,具有风味独特、营养全面的优点。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发现,珍珠贝肉酶解后得到的牛磺酸不稳定,室温保存10天左右就会产生降解,第35天就从成品时的牛磺酸含量100%显著降至89.3%,营养价值显著降低。
因此,迫切需要提供一种稳定性好的含有珍珠贝肉破壁液的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酶解制备的珍珠贝肉破壁液中的牛磺酸稳定性差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稳定性好的含有珍珠贝肉破壁液的口服液。
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所述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含有珍珠贝肉破壁液的口服液,所述口服液包括以下原料及其含量:珍珠贝肉破壁液20~50vol.%、维生素C 3~10mg/ml、凤梨果汁30~45vol.%和水余量;所述口服液的pH用凤梨果汁调节为3.2~3.4。
本发明中,将珍珠贝肉进行破壁处理,其中的牛磺酸可以充分释放到溶液中,添加凤梨果汁调整溶液pH为3.2~3.4,可以显著提高天然牛磺酸的稳定性,再结合维生素C减少牛磺酸被氧化,制备得到的口服液在常温放置9个月后还能保持90%以上的牛磺酸含量,稳定性好,果汁的酸甜也赋予了口服液独特的风味,感官评价较高。
优选地,所述口服液包括以下原料及其含量:珍珠贝肉破壁液35~50vol.%、维生素C 5~10mg/ml、凤梨果汁40~45vol.%和水余量。
更优选地,所述口服液包括以下原料及其含量:珍珠贝肉破壁液50vol.%、维生素C10mg/ml、凤梨果汁42.3vol.%和水余量。实践中发现,在此配比条件下制备得到的口服液口感较好,牛磺酸稳定性也更佳。
进一步地,所述凤梨果汁的pH为1.9~2.6。所述凤梨果汁由未成熟的凤梨榨汁所得,所得的凤梨榨汁比一般成熟的凤梨汁的pH要低。
更进一步地,所述珍珠贝肉破壁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能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能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93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