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孩发烧降温头戴式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79470.6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42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汤聿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汤聿修 |
主分类号: | A61F7/00 | 分类号: | A61F7/00;G01D21/02;F28D7/08;F28F1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创智卓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24 | 代理人: | 张迪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下***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孩 发烧 降温 头戴式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孩发烧降温头戴式设备,包括:第一主体,表面设置有第一散热层,用于在使用时放置在小孩脑后;第二主体,与第一主体一侧固定连接,表面设置有第二散热层,用于在使用时放置在小孩头部一侧;第三主体,表面设置有第三散热层,与第二主体的远离第一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用于在使用时放置在小孩额头;第一魔术贴,一端与第三主体远离第二主体固定连接;第二魔术贴,固定设置在第一主体的远离第二主体的一侧;降温装置,设置在第一主体和/或第二主体和/或第三主体内。本发明的小孩发烧降温头戴式设备,佩戴到小孩子头部,即可解放大人的双手,并且给小孩子以最佳护理以实现小孩子发烧的物理降温疗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头戴式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小孩发烧降温头戴式设备。
背景技术
小孩子发烧,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症状,通常情况下都是由于病毒感染,或者是细菌感染所导致的。一般情况下都是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并由大人(用户)进行时刻护理,当没有护理经验的大人对小孩子进行护理,往往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并且需要大人时刻对小孩子进行护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了一种小孩发烧降温头戴式设备,佩戴到小孩子头部,即可解放大人的双手,并且给小孩子以最佳护理以实现小孩子发烧的物理降温疗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孩发烧降温头戴式设备,包括:
第一主体,表面设置有第一散热层,用于在使用时放置在小孩脑后;
第二主体,与第一主体一侧固定连接,表面设置有第二散热层,用于在使用时放置在小孩头部一侧;
第三主体,表面设置有第三散热层,与第二主体的远离第一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用于在使用时放置在小孩额头;
第一魔术贴,一端与第三主体远离第二主体固定连接;
第二魔术贴,固定设置在第一主体的远离第二主体的一侧;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贴合;
降温装置,设置在第一主体和/或第二主体和/或第三主体内,位于第一散热层和/或第二散热层和/或第三散热层的下方。
优选的,降温装置包括:
冷室,设置在第二主体内,位于第二散热层下方;
第一换热机构,设置在冷室内,
循环泵,设置在第二主体内,位于冷室远离第二散热层的一侧;
第一循环管路,与循环泵连接,设置在第一主体内且位于第一散热层下方;第一循环管路、循环泵和换热机构形成第一闭环结构;
第二循环管路,与循环泵连接,设置在第三主体内且位于第二散热层下方;第二循环管路、循环泵和换热机构形成第二闭环结构。
优选的,第一换热机构包括:
第一换热管,为迂回盘绕状;第一换热管包括一个第一出口和两个第一进口;
第一循环管路和第二循环管路分别与两个第一进口连接;第一出口与循环泵连接;
第一换热翅片,固定设置在第一换热管外侧。
优选的,降温装置还包括:
第二换热机构,设置在第二主体内,位于第二散热层下方;
循环泵,设置在第二主体内,位于第二换热机构远离第二散热层的一侧;
第一循环管路,与循环泵连接,设置在第一主体内且位于第一散热层下方;第一循环管路、循环泵和换热机构形成第一闭环结构;
第二循环管路,与循环泵连接,设置在第三主体内且位于第二散热层下方;第二循环管路、循环泵和换热机构形成第二闭环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汤聿修,未经汤聿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94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